第30章 论天下大势1(1 / 3)

加入书签

窗外的雨丝斜斜织着,将暮色晕染成一片朦胧。

晋阳捧着青瓷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釉色在烛火下流转着温润的光。

她抬眼望向檐外垂落的雨帘,轻声道:“统一天下……这担子,怕是比平定南蛮重百倍吧?”

张宇放下新式农具的图纸,案几上的麻纸被带起的风掀得簌簌响。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卷泛黄的图纸,边缘处还沾着些许墨渍与木屑,显然是刚绘制不久。

晋阳凑近去看,只见纸上画着个奇形怪状的大球,下面悬着个竹编的篮子,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硫磺配比”

“麻布层数”

“吊篮承重”

等字样。

“这是……”

晋阳指尖悬在图纸上方,不敢轻易触碰。

“热气球。”

张宇指尖在“气囊”

二字上轻轻摩挲,指腹碾过纸面粗糙的纹理,“上个月让工部用桑皮纸浸了桐油试做,升空时载起了三个兵卒,在营地上空飘了整整半个时辰。”

这半年来,他不仅忙着为前线筹谋粮草军械,更是让虞国商人扮作行脚商,偷偷潜入夏国的工坊区。

那些藏在车辙里的图纸,有的画着曲辕犁的精巧构造,有的标注着水车的齿轮咬合,最珍贵的是一张火药配方,边角处还留着夏国工匠的朱砂印。

这些图纸在工部的铜油灯下被反复临摹,案头堆叠的纸卷早已没过半尺高,每个深夜都能听见工匠们争论“枪管如何防锈”

的声音。

而破解与赶制仅仅是第一步。

张宇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想起前段时间魏国覆灭后收到的密报——夏国的蒸汽铁船已能逆流而上,沿着蓝河直抵魏国城下。

他握住晋阳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细麻衣袖渗进来,“正因为重,所以才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张宇抬眼时,目光落在墙上那张泛黄的羊皮地图上。

地图边缘用朱砂画着十国疆域,东大陆的轮廓像片摊开的桑叶,而虞国的疆域已经占领了一半。

张宇的手指沿着南蛮与中原的交界线划过,那里用墨笔圈着十几个部落的名字,如今已被朱笔涂改成“虞属”

二字。

“你看,南蛮那边我用‘以夷制夷’的办法稳住了。

但东边的楚国、临海的齐国,以及夹在我们和夏国之间的韩国,这些我们都能够很快一一扫除。

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他们活着比死了更有用!”

晋阳的睫毛在烛火下投出细碎的影,她偏头看向丈夫:“那么,夫君,这三个国家的情况如何呢?为啥活着比死了有用?晋阳很好奇。”

张宇看着她眼里闪烁的好奇,忽然笑了起来,将她耳边的碎别到耳后,“既然夫人对这天下大势如此感兴趣,那为夫就来讲讲。

这两年虞国是如何灭宋、灭吴、灭郑、灭燕,最后定乾平南蛮的。”

他顿了顿,指尖叩了叩桌面,“我翻看过虞国的崛起的历史,你们的先祖原是淮河上的渔夫,靠贩鱼起家攒下第一笔家业。

最后奠定一个小国。

而后世君王更是百无禁忌,励精图治了整整十代人,而且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次错误,十代人啊,像攒米粒似的积累国力,最后才有着与其他九国争霸的资本。”

他看向晋阳时,眼神里带着几分郑重:“你父亲虞王的厉害,出你的想象。

思想前得不像这个时代的人,知人善任的眼光准得可怕。

如果我不存在。

夏国不存在,即使通过虞王自身也能够统一天下。

用我那边的人打比方,他有刘邦的随性,却无刘邦的猜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