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心灵修为,坐忘与彼岸(7 / 8)
bsp; 当前大宇宙的天地压制极严、极重,不允许出现七境以上的生灵。
根据季惊秋目前了解到的,这与当年五大支柱的陨落有关,但具体原因,尚不得知。
此次联邦大宗师带队离去,就与天地规则异变有关,据说有望更进一步。
所以那群“老头”决定闯一闯,指望后辈不如指望自己。
“可以这么说,但这不是根本。”孟千云缓缓道,“无上大宗师,与宗师间的真正差距,就在于心灵境界,也就是胎息与坐忘的差距。”
季惊秋目光一凝,他知道【坐忘】一境的高远,但没想到这一境特殊到了这种地步。
在联邦武道体系内,介绍心灵境界,通常也就止步胎息。
很少有人阐述坐忘,因为这个境界根本没有流通。
在绝大多数武者心中,胎息就是心灵的最高境界,这一境极为深奥,凝聚心灵圣胎,不过是第一步。
而胎息之上的坐忘——
季惊秋轻语:“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不错。”
孟千云也是目露向往道,
“唯有忘却身体感觉、摒弃世俗智慧,才能达到与宇宙大道合一之境。这一境在古代,也被称之为‘圣人’。”
季惊秋点头。
这一步与他前世在中看到的大道圣人有些差别。
其中区别,并非与道相合,成为大道化身,无有私心,公平公正,而是在与大道合一中,从“悟道”升华为“悟我”。
简单来说,最终将回归本我。
事实上,天人三灾中,几乎每一灾,都有迷失自我之险。
无论是神通广大的天人合一,还是神游诸界的自由、畅快,都伴随着迷失自我的风险,是天人武者需要迈过的一重难关。
在这一关前,武者本我的份量十分重要。
“无妄……”季惊秋低语。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
何谓存想?
亦是妄念。
坐忘之境,其实与他的无相之道,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道殊途而归啊。”季惊秋感慨,然后请教道,“孟叔,坐忘之上是什么境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