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亚视制播分离金像奖转播权(1 / 2)

加入书签

徐小明的来意,比屠用雄简单得多。

如今已确定要砍掉自制剧,他的工作重心完全变了。

无论是采购海外电视剧,还是找本地影视公司合作,核心只有一件事:钱!

以前是先立项、找剧本,再申请经费开拍。

现在转为外购,自然不能慢慢等拨款。

至少得先给他一笔经费,才好派人去日、韩、台湾和对岸洽谈意向。

林祖辉对此自然没意见。

他答应徐小明,会找邱老板先批2oo万经费。

所有出差费用从这笔钱里预支,回来再找财务核销。

有了林祖辉的保证,徐小明不再纠结经费问题。

两人接着聊起工作细节。

对于海外采购,他们都不觉得太难。

因为卖方根本没有太多选择权。

除非硬顶着不赚这个钱,否则价格再低,也要想办法卖出去。

tvb片库深厚,又有清水湾片场,常年同时开拍的自制剧不少于三部。

电视剧一天播两集,还得算上重播,加上前几年的优质剧重映,他们根本不需要外购电视剧。

港岛播映权,只有亚视一个买家。

亚视过去也很少引进外剧,是因为自制剧能培养明星。

外购剧则复杂得多:电视剧火了,主角怎么配合宣传?

自家明星给点通告费就行,海外明星却得花大价钱请来。

而且捧红自家明星,经纪约在电视台手里。

就算放出去拍电影、接广告,也能从收入中抽成。

现在全面放弃自制,等于放弃了这块经纪收入,损失怎么算?

林祖辉对此倒不以为意。

他一直觉得电视台绑定明星没意思。

现在各家硬捧自己人,门户之见太重。

不如随行就市。

明星那点抽成能有多少?

抽多了,就会像tvb那样:先有王羽烧合同,后有五虎将决裂。

他几句话便打消了徐小明的顾虑。

反正亚视没几个明星,抽成本来就没多少。

至于请明星困难?

是明星硬,还是电视台硬?

我们不培养自己人,反而所有明星都得给我们面子。

不捧你可以,但要踩你很容易。

被一家综合性电视台针对,可不是闹着玩的。

比如现在,如果tvb不撑腰,亚视想请哪个明星,谁敢摆脸色不来?

你不来,我就在新闻、综艺、访谈里不断贬损你。

再说,他下月中旬还会成为tvb股东。

以后得罪亚视,就等于同时得罪两家电视台。

哪个明星有这胆量?

一次把港岛两家电视台都得罪了,还怎么混?

后面聊到扶持影视公司,徐小明果然提到麦当雄,还说跟他聊过。

麦当雄对拍电视剧很有兴趣。

他的电影公司,本就是当年丽的电视台出售时,他从制作部带出一帮幕后创立的。

拍电视剧,他们比拍电影还在行。

当年他们拍的剧,曾在收视率上打得tvb都抬不起头。

林祖辉也没意见,只提醒要注意剧本审核。

另外,最多承担5o制片费。

如有需要,他能帮忙联系清水湾片场供其使用。

亚视也可在剪辑、配音等后期制作上协助,设备也可低价租用。

唯一要求是风险共担,必须签分成合约。

他搞“制播分离”

,就是不想再有人瞎混、胡搞。

有些人明知观众不爱看,还硬着头皮拍,反正拍好拍坏都拿固定薪水。

谈到这,徐小明就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