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404章 又见董事会(2 / 3)

加入书签

nbsp;“诸位,”徐平淡淡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小郑总提到了战略格局同时还关注了财务管理。我想强调的是,陈默在渡河项目和在信息技术工程部这半年的作为,展现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破而后立的新型领导力。”

    他目光扫过全场:

    “他敢于打破对西方巨头的路径依赖,选择一条布满荆棘但通往自主的‘渡河’之路,这是战略定力。”

    “他能在核心技术攻坚的同时,高效整合内部最顶尖的研发、供应链、业务资源形成合力,这是生态构建力。”

    “他通过《三年规划》精准布局,将巨额成本节省转化为战略投资,用硬核数据证明自研路线的财务可行性,这是顶级的商业洞察与财务管理力。”

    “更重要的是,”徐平的声音陡然拔高。

    话语间充满了令人信服力量,“他证明了在华兴,在核心技术领域,我们不仅可以打破垄断,更能做得比垄断者更好。他用马来大捷的满分答卷,为整个集团的数字化未来,注入了一剂最强的信心。这种引领变革、重塑规则的魄力和能力,才是集团IT总裁这个位置,在此时此刻,最核心、最稀缺的素质!”

    他停顿了一下,让震撼和思考在会议室里沉淀。

    “因此,我正式提议,免去苏新宇同志集团IT总裁职务,任命陈默同志为华兴流程IT总裁,统领集团信息技术工程部、IT审计部、信息安全部,全面负责集团数字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阎立是企业BG的宝贵财富,应继续专注于其优势领域。而集团IT的未来航向,需要陈默这样的破冰者来掌舵!”

    徐平的话,如同最终定音的槌。

    他不仅用铁的事实(马来大捷、成本节省)和精妙的逻辑(将渡河项目拔高到战略与生态层面)瓦解了质疑,更精准定义了新时代CIO的核心能力模型,并将陈默塑造成这一模型的最佳代言人。

    这份装逼和从容,在此刻化为掌控全局的强势。

    会议室陷入了更深的寂静。

    郑青山看着徐平,又看了看郑非面前那份《三年规划纲要》和马来西亚子公司上线切换运行报告,眼神复杂,最终缓缓靠向椅背,不再言语。

    丁思云和廖建忠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被说服的迹象。

    胡向东和姚风尘微微颔首。

    郑非的目光在徐平脸上停留片刻,最终,让大家举手投票。

    片刻后,投票结果也出来了:

    同意:6票(郑非、徐平、左梦安、冯庭波、胡向东、姚风尘)

    弃权:3票(郑青山、丁思云、廖建忠)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