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o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2 / 3)
赞赏:“青山同志,你的思路是对的!
企业要展,人才是关键。
你放心去,县里是你坚强的后盾!”
顿了顿,张新成又笑着说:“正好,跟你说个好消息。
省里最近在搞一个‘农村改革试点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市里已经把你们山湾村推荐上去了。
如果评选上了,不光有荣誉,还有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你这次出去,也算是为咱们山湾村,为咱们江源县争光啊!”
这意外之喜让陆青山精神一振,这无疑又多了一重底气。
带着介绍信和领导的期许,陆青山踏上了前往省城长春的火车。
八十年代的绿皮火车,咣当咣当,载着形形色色的人,也载着陆青山的希望。
长春是老牌工业基地,国营大厂林立。
陆青山按照打听来的地址,先拜访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一位技术科副科长,据说此人手下管着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然而,现实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那位姓王的副科长听完陆青山的来意和开出的“天价”
薪酬,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皮笑肉不笑地说:“这位同志,我们一汽的技术员,那都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宝贝,端的是最稳当的铁饭碗。
你那山沟沟里,能有什么大出息?月薪一百二十块?呵呵,怕不是画大饼,想空手套白狼哦?”
他上下打量着陆青山,眼神中带着明显的轻蔑。
“山野之心”
悄然运转,陆青山能感觉到对方言语中那股子高高在上的傲慢,以及一种对乡下地方根深蒂固的鄙夷。
旁边几个年轻的技术员也窃笑着,交头接耳。
“听说了吗?乡下泥腿子也想招技术员了,还一百二,做梦娶媳妇呢!”
“就是,咱们这儿虽然工资没那么高,但福利待遇、社会地位、还有这‘一汽人’的身份,哪是他们村儿能比的?”
陆青山强压下心头火气,沉声道:“王科长,我们山湾村虽然地处偏僻,但有国家政策扶持,更有丰富的山林资源。
我们是真心实意想请有本事的人才过去,共同干一番事业。
待遇方面,绝无虚言。”
王副科长摆摆手,不耐烦道:“行了行了,我们这儿忙得很,没工夫听你这些。
要招人,去劳务市场看看吧,别在我们这儿耽误工夫。”
陆青山碰了一鼻子灰,却并未气馁。
他调整心情,又去了第二家目标——长春肉联厂。
这次他想找的是食品加工和品控方面的技术人员。
接待他的是一位看起来五十多岁,头梳得一丝不苟的车间主任,姓刘。
听完陆青山的介绍,刘主任倒是没有立刻表现出不屑,只是眉头紧锁:“小同志,你们一个村办企业,开这么高的工资,资金来源有保障吗?我们厂里的师傅,虽然工资没你说的那么高,但胜在稳定,旱涝保收。
去你们那儿,万一厂子办不下去,岂不是两头落空?”
陆青山见他态度尚可,连忙从布包里拿出用油纸包好的风干肉和腊肠:“刘主任,这是我们山湾村自己厂子产的,您尝尝。
我们是真心想把厂子办好,带动乡亲们致富。
至于待遇,合同上白纸黑字,绝不含糊。”
刘主任看了一眼那油纸包,并没有接,只是淡淡道:“心意领了。
不过,我们厂里的师傅们,都是有编制的人,轻易不会挪动的。
你这事儿,我看悬。”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些的技术员路过,好奇地探头看了一眼,被陆青山手中肉干的色泽吸引,忍不住多瞅了两眼。
刘主任咳嗽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