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6章 市里来人了专家组空降山湾村(2 / 3)

加入书签

得非常好!

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群众基础也好。

我和小李商量了一下,我们决定在这里待几天,深入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写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向市里领导汇报。

我相信,市里一定会对你们山湾村给予更大的支持!”

这话一出,赵永年和赵大志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连搓着手:“哎呀!

那可太好了!

太感谢孙所长了!

感谢市领导关心啊!”

周围的村民们听到这话,也都爆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市里要支持了!

这日子,真有盼头了!

接下来的三四天,孙明和小李几乎天天泡在山湾村的田间地头,跟陆青山和村民们深入交流,详细记录了药材的生长情况、养殖的初步经验,以及陆青山对于未来展的完整规划。

他们越是了解,就越是惊叹于陆青山的远见和村民们的朴实勤劳。

第四天下午,孙明和小李带着厚厚一沓调研材料,和山湾村的深情厚谊,登上了回市里的卡车。

临走前,孙明紧紧握着陆青山的手:“陆同志,你们好好干,等我们的好消息!”

送走了市里的专家,山湾村的干劲更足了。

有了市领导的关注,大伙儿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把这事干得漂漂亮亮。

土地平整工作很快全部完成。

按照陆青山的规划,大部分土地都将用于种植药材,主要还是黄芪、桔梗、防风这些适应性强、需求量大的品种,人参则作为精品少量培育。

山脚下几片地势相对平缓开阔的区域,则被规划为养殖区。

为了尽快扩大养殖规模,陆青山揣着之前卖山货和野猪肉积攒下来的钱,又跟陈志国那边打了招呼,通过县里的渠道,亲自去了一趟县畜牧站和市里的种畜场。

他眼光毒辣,加上“山野之心”

能微弱感知动物的健康状况,挑回来的牲口个顶个的膘肥体壮,精神头十足。

一百只毛色光亮的小尾寒羊,咩咩叫着被赶进了新建的羊圈;二十头健硕的鲁西黄牛犊,哞哞叫着,好奇地打量着它们的新家。

牲畜回来了,管理也得跟上。

陆青山经过仔细考量,将养殖的重任交给了几个人。

赵老蔫虽然沉默寡言,但心细手巧,对草木牲畜都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负责照管那些名贵的人参和药材育苗,兼顾一部分羊群的日常;

赵飞、赵强、赵磊这三个年轻人,脑子灵光,手脚也勤快,陆青山让他们主要负责牛羊的喂养、防疫和圈舍维护。

种植方面,则由经验丰富、踏实肯干的赵铁柱和赵二壮牵头,带领村民们进行大规模的药材播种和管理。

陆青山还特意托陈志国,从县农技站请了技术员,给村里负责种植和养殖的骨干们开了几期短训班,系统学习科学的种植养殖知识。

他自己也常常把大伙儿召集起来,结合山湾村的实际情况,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从孙所长那里学到的新知识,掰开揉碎了讲给大家听。

一时间,山湾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田地里,村民们忙着播种、浇水;养殖区,牛羊悠闲地吃着草料,鸡鸭在圈定的范围内咯咯哒哒地刨食。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日子在忙碌和期盼中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半个多月。

山湾村的药材已经播种完毕,小苗也陆续破土而出,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喜人。

牛羊也都适应了新的环境,开始上膘。

这天傍晚,陆青山刚从新建的牛棚那边回来,查看牛犊的生长情况,林月娥就递过来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

“青山,刚才镇上邮递员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