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时代落幕我们就要打开新的时代(3 / 4)

加入书签

拆迁成本和可能引的社会矛盾。”

“还有那些枢纽扩容,当然有必要。

但扩容之后呢?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和物流需求做支撑,扩建的站场、堆场,会不会又变成晒太阳的‘面子工程’?”

郑仪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冰冷的雨水,浇灭了对方刚刚燃起的热情。

李沧海的脸色已经彻底沉了下来,他带来的几位副总更是脸色尴尬,有人甚至低下头,不敢看郑仪的眼睛。

因为这些,恰恰是他们内心深处也知道,却不愿、也不敢轻易触碰的痛点。

“秘书长,”

李沧海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被冒犯的冷硬。

“照你这么说,我们这些搞交通基建的,就没饭吃了?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也不对了?”

“当然不是。”

郑仪迎着他微愠的目光,语气依旧沉稳,甚至带着一丝敬意。

“交通是经济展的先行官,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更是完全正确。”

“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为了投资而投资,为了项目而项目。

投资的方向、方式,必须要变,要更加精准,更加高效,更要考虑可持续性和真正的回报!”

他加重了语气。

“就拿我们明州来说。”

郑仪的目光变得灼热起来,带着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和对未来的清晰洞见。

“我们现在缺的,不是一条又宽又直、但可能车马稀少的高公路,不是一座规模宏大、但使用率不高的交通枢纽。”

“我们缺的是什么?”

“是城区里那些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就污水横流、老百姓怨声载道的地下管网!”

“是老旧小区破败不堪、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供水供电供气设施!”

“是医院学校周边拥堵不堪、寸步难行的微循环道路!”

“是居民区里连个像样活动场所都没有、老人孩子无处可去的窘迫!”

郑仪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单个项目投资额也不大,不像修条高、建个枢纽那样能上新闻、出政绩。”

“但它们才是真正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才是真正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实事!”

“而且,您想过没有?”

郑仪的目光紧紧锁定李沧海,语气带着一种洞察商机的兴奋。

“把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长期被忽视的短板补齐,把那些老百姓天天抱怨的痛点解决好,这是一个多么庞大、多么稳定、多么具有可持续性的市场?!”

“它不需要像大基建那样依赖天量信贷,投资风险相对可控。”

“它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服务需求真实存在,回报模式可以多元化、长期化。”

“它更是一个可以深度绑定地方政府、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巨大平台!”

郑仪的语加快,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老领导,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合作方式。”

“由明州市政府牵头,授权我们新成立的城投集团,与省交投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一家专业的‘城市更新与运营服务公司’。”

“这家公司,不追求宏大的规模,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

“它的使命,就是沉到城市的最基层,最细微处。”

“政府主导规划,明确需求和标准。”

“公司负责具体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

“缺什么,我们精准地建什么!

什么不好,我们科学地优化什么!”

“从一条条背街小巷的翻修,到一个个老旧小区的管网改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