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o章 家里事(3 / 4)
>
电视机开着,音量调得很低,放着某个卫视的综艺节目,作为聊天的背景音,没有人真的在看。
秦岭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像是随意地开启话题:
“小仪啊,你父母那边……现在都挺好的?小浩那边,都安顿好了吧?”
郑仪放下茶壶,神色自然,带着对家人的牵挂:
“挺好的爸。
托您的福,二老身体都还硬朗。
我妈就是老念叨,说月月肚子大了,她离得远帮不上忙,心里过意不去。”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小浩去年不是考上京城大学了嘛,金融系。
这小子还算争气。”
提到弟弟,郑仪的语气里多了几分作为兄长的骄傲和责任。
“他一个人跑那么远,我和月月商量了下,怕他刚进大学不适应,生活上也没人照应。
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个小两居,让我爸我妈一起过去住了。
现在算是……陪读吧。
我爸闲不住,在小区旁边找了个看大门的话儿,挣点零花钱,也能活动活动筋骨。
我妈就在家给他们爷俩做做饭。”
林雅芝听到这里,立刻接话,语气里满是认同:
“哎哟,这个安排好!
安排的妥当!
京城那地方,孩子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有爹妈在身边照应着,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孩子安心念书,大人也放心。
小仪你想的周到!”
她拍了下郑仪的手臂,满眼赞许。
作为母亲,她深知这种陪伴对孩子心理安稳的重要性。
秦岭也缓缓点头,镜片后的眼神流露出赞许:
“嗯。
是该如此。
京城居大不易,家里有个人在身边照应着,能省去孩子很多生活上的烦忧,更能专心学业。
你这大哥做的,有心了。”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似乎在思考,随即问道:
“京城那边的开销……负担重吗?房租,加上你爸妈和弟弟的生活?”
这话问得很实际,透着长辈的关切和务实的考量。
京城的房租和生活成本是实实在在的压力。
“压力……是有一些。”
郑仪没有回避,语气坦诚。
“不过还能支撑。
我这边的收入,加上家里以前也还有点积蓄。
租的房子离学校近,主要图个方便和安全,价格是贵些。
但想着就这几年,小浩毕业站稳脚跟就好了。
父母在身边看着他成材,比什么都强。
我和月月这边,眼下也还应付得来。”
他没有提任何经济上的窘迫,只是陈述事实,透着一股为家人承担责任的平静决心。
秦月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手轻轻覆在自己隆起的腹部,眼神温柔地看着郑仪,那是无声的支持。
秦岭“嗯”
了一声,放下茶杯。
“京城那边,我还有些老朋友、老学生。
回头我帮你问问,看看他们认不认识京大附近熟悉的街道或者社区,万一……我是说万一,叔叔阿姨在那边遇到些生活上的不便,比如看病、或者房子物业什么的琐碎事,也好有个本地人指点照应一下,总比两眼一抹黑强。
远了是远了点,但能搭把手的地方,也让人心里踏实些。”
这话分量不轻。
岳父口中的“老朋友”
、“老学生”
,那是在京城沉淀多年的关系网。
这份承诺不是场面话,是真真切切地为郑仪解决后顾之忧。
以秦岭的地位和人脉,他开这个口,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