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0章 钱庄分号(1 / 3)
在候旨期间,陈昂便召集周灵、冯曼青和阿吉,在房间内开了一个小会。
窗户紧闭,气氛严肃。
“京城居,大不易。”陈昂开门见山,手指蘸了茶水,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圈,“这里不仅是权力的漩涡,更是金钱的战场。”
“我们要想在此立足,光靠陛下的赏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根基和耳目。”他看向周灵,“灵儿,永盛钱庄必须在京城开起来。”
周灵蹙眉,坦言道:“三少爷,我明白。但京城钱庄业早已被‘泰和’、‘裕丰’等几家老字号把持,他们背后都有王公贵族的影子。”
“我们初来乍到,一无过硬靠山,二无人脉积累,想要挤进去,难如登天。”
“光是选址、打通各路关节,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极易被排挤。”
陈昂微微一笑,他前世作为金融精英,自然知道该如何应对:“常规方法自然不行。我们要用非常规的手段,打一场不一样的金融战。”
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让周灵带着伙计,深入京城各大市场、码头、客栈,与南来北往的商人、小贩攀谈。
他们重点了解几个问题:京城现有的钱庄,主要服务哪些人群?存贷利率如何?兑换不同地区银钱或银票的手续费是多少?
还有这些钱庄的服务有哪些不便之处?京城最大的资金流动在哪里?哪些行业或人群对便捷的金融服务需求最迫切?
几天后,周灵带回了一份详尽的“市场调研报告”。陈昂仔细分析后,发现了突破口:大型钱庄主要服务权贵、富商,对中小商户、普通士民重视不足。
而京城聚集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商户,他们资金量不大,但周转频繁,对汇兑、小额借贷需求旺盛,却苦于大钱庄门槛高、手续慢。
现有钱庄营业时间固定,傍晚即关门;异地汇兑手续费高昂;缺乏灵活的短期小额借贷产品。
漕运、粮食、布匹等行业的商户,季节性资金需求大,但缺乏有效的短期融资渠道。
发现了这些问题,陈昂定下策略:避其锋芒,精准切入。
永盛京城分号,初期不以气派的门面吸引眼球,而是主打“灵活、便捷、普惠”。
他让周灵在商户云集、但并非顶级繁华的街区,租下了一个带后院的不起眼铺面,挂出的招牌也暂时低调处理。
陈昂亲自设计了几个“创新”金融产品,第一种是“商户宝”:针对中小商户,提供比大钱庄更灵活的小额、短期借贷,审核快,抵押要求灵活。
第二种是“速汇通”:利用永盛在江南已有的网络,推出通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