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1章 暗夜潜行(2 / 3)
盐场区域广阔,沟渠纵横,盐垛如山,为隐蔽提供了天然屏障。
冯曼青的行动悄无声息,她不仅用眼睛看,更用耳朵听,用鼻子嗅——陌生人的口音、不同寻常的脚印、残留的火药味,都可能成为线索。
第一天,他们在外围观察,摸清了盐工日常作息和巡逻队伍的规律,并未发现明显异常。
但冯曼青没有急躁,毕竟真正的猎手需要耐心。
第二天,他们开始向阿吉提到的废弃盐井区域靠近。
这里地势较高,运输通道略显狭窄,一侧是陡峭的盐山,另一侧是深沟,确实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1章暗夜潜行(第2/2页)
冯曼青让年轻手下在高处瞭望,自己和老兄弟则利用盐垛和沟壑的阴影,交替掩护,缓缓推进。
临近正午,烈日灼人,盐田上热浪滚滚,大部分盐工都在歇晌。
不过,冯曼青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在通往废弃盐井的那段通道附近,有几个身影并未休息,目光却不时扫向通道入口和上方的盐山。
她示意手下隐蔽,自己则借助一个盐堆的缝隙,仔细观察。
那是七八条汉子,穿着普通的盐工短褂,但身形明显比寻常盐工魁梧,步履沉稳,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着家伙。
他们的眼神警惕,交流时手势干脆,绝非普通苦力。
冯曼青屏住呼吸,她看到其中一人走到盐山脚下,看似弯腰系鞋带,却飞快地用一块尖石在某个位置划了个不起眼的记号。另一人则在通道一侧的沟沿,用脚拨弄了几下泥土。
为了获取更确切的信息,冯曼青决定冒险靠近。
她利用盐田沟渠和稀疏的芦苇作掩护,一点点挪移到距离那伙人仅十余丈的一个低洼处,这里能隐约听到他们的谈话声。
虽然零碎,但“明儿个”、“井口”、“响动”、“塌方”这些关键词,足以拼凑出阴谋的轮廓:他们计划在第二天,于废弃盐井附近制造人为塌方,伪装成意外,目标正是陈昂!
就在冯曼青全神贯注窃听时,一名匪徒似乎内急,朝着她藏身的方向走来。
冯曼青的手已悄然按上了藏在柴捆中的短剑剑柄,她计算着距离和出手的角度,一旦被发现,必须在对方发出警报前将其格杀!
幸运的是,那匪徒在距离她藏身处几步远的地方拐了个弯,对着一个土坑撒了泡尿,并未发现近在咫尺的危险。
冯曼青直到对方走远,才缓缓松开剑柄,掌心已是一层细汗。
获取关键情报后,冯曼青迅速带领手下撤离,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回盐运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