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万法源海概念灯塔(4 / 6)
>
秦墨的道祖之路,在探寻宇宙终极奥秘的进程中,愈艰险,也愈接近那最终道争的核心。
---
第一百六十九章:悖论之环,自指之秘
悖论之环的坐标,并非存在于常规的维度坐标系中。
它更像是一个逻辑层面的“褶皱”
,一个只有在特定认知状态下,或者持有特定“钥匙”
时,才能感知并抵达的领域。
秦墨闭目凝神,将心神沉入原初道印,尤其是其中那枚得自光裔文明的、蕴含着高度秩序与和谐意念的文明结晶,以及刚刚从万法源海概念灯塔处获得的、关于“存在”
确定性的感悟。
他试图以这两种特质,作为叩开“悖论之环”
大门的“钥匙”
。
一种奇特的牵引感传来,并非物理上的移动,而是认知层面的“跃迁”
。
探索者号仿佛融化在了虚无中,当秦墨再次“睁开”
感知时,已然身处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所在。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甚至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景象”
。
只有无数自我指涉、自我矛盾的逻辑链条,如同无数尾相接的怪蛇,构成了一个庞大无比、不断旋转却又仿佛静止的“环”
。
这就是悖论之环。
一个由纯粹“逻辑”
与“悖论”
构成的概念奇观。
“这句话是假的。”
“集合a包含所有不包含自身的集合。”
“无所不能的存在,能否创造出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
……
无数着名的、乃至闻所未闻的逻辑悖论,在这里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交织、碰撞。
它们彼此否定,又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封闭的、自洽却又充满内在冲突的诡异系统。
在这里,常规的思维毫无用处,甚至会瞬间被这些悖论搅乱心智,陷入逻辑死循环而彻底疯狂。
秦墨的道心在此地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他那追求和谐与平衡的大道,与这种本质充满矛盾与不确定性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甚至感觉到,自己道印中那刚刚稳固下来的“存在”
确定性,都受到了一丝动摇。
“此地……果然诡异。”
秦墨稳住心神,不再试图去“理解”
或“理顺”
这些悖论,而是以一种纯粹的“观察者”
视角,去感受其运行的本质。
他很快现,这个悖论之环的核心,并非某个具体的悖论,而是一种自指(se1f-reference)的终极体现。
所有的矛盾与冲突,都源于逻辑系统对自身的指涉与定义。
而归无之主的“否定一切”
,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种极致的“自指”
——它否定所有“存在”
,那么它自身这种“否定”
的行为,是否也是一种“存在”
?如果它否定了自身,那么它的否定还成立吗?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秦墨心中升起。
或许,对抗归无之主那纯粹否定性的关键,就在于利用这种逻辑上的“自指悖论”
!
将其否定的矛头,引向它自身!
然而,如何做到?归无之主是概念的化身,其逻辑体系可能与常理完全不同。
秦墨在悖论之环中艰难地前行(如果这种移动可以被称之为前行的话),寻找着灵感。
他看到了一些悖论在极端碰撞中,偶然会诞生出极其短暂的、越矛盾本身的“确定性瞬间”
,但那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