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西夏宝藏史前机器一(1 / 2)
施工一启动,蓄塘队就先用上了“挖掘蚁穴法”
:
工匠们拿着铁锹,沿着河道两侧密密麻麻挖出数十个半人深的浅坑当作业点,坑边堆着刚刨出来的黄土,风一吹就扬得满脸都是。
随后众人顺着坑位向中间掘进,铁铲撞击土块的“砰砰”
声此起彼伏,像蚁群筑巢似的一点点拓宽河道底部。
遇上嵌在土里的坚硬岩层,就有工匠拿着小型地雷过来,小心翼翼填进岩层缝隙,点燃引线后喊着“躲远点”
,“轰隆”
几声巨响过后,碎石裹着烟尘飞溅,岩层瞬间炸开个大口子。
最后再调大明工坊造的掘机与推机过来——
掘机的铁爪“咔嗒”
一声扎进硬土,一抓就是半方泥块,推机的铁板则像宽肩膀似的,把碎石、泥沙一股脑推到岸边堆成土坡。
不过短短几天,原本干裂得能塞进拳头的河道,就渐渐显露出蓄塘的弧形轮廓,连风都好像带了点湿润气。
方正化半点没有统领架子,热心得很,每天都带着远征军战士跟蓄塘队一起忙活——
要么扛着测绳帮着量距离,要么搭把手扶着掘机的扶手稳方向,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混着尘土在下巴尖凝出泥珠,他都顾不上擦。
他对兴庆州这地方多少有些了解,一边挥着铁锹清理碎砖,一边跟身边工匠念叨:
“这里原是西夏的府兴庆城,当年街上铺子连成片,驼队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多繁华啊!
后来被鞑靼人一把火烧了,房梁烧塌了压在地上,泥沙跟着雨水灌进河道,好些河流都堵成了堰塞湖,好好的地方就这么荒了几百年,渐渐被风沙掩盖,如今根本就没有城池样啦。”
说起西夏的旧事,倒还有段让人记挂的插曲——
西夏人最后的那点骨气,竟不是出自金冠玉佩的王公贵族,而是末代王妃给撑起来的。
当年鞑靼人的铁骑踏到兴庆城下,西夏的贵族们早吓得腿软,一个个缩在王府里盘算着投降,连夏王锡都尔固汗都丢了君王尊严,攥着求和信的手直抖,满脑子就想靠低头保住性命。
可他的妻子,那位名叫古尔伯勒津的王妃,偏生是块焐不热的硬骨头,见着满朝的软骨头模样,只冷冷地站在殿角,眼神里没半点惧色。
这古尔伯勒津本就是个传奇女子,论起经历,堪称继隋末萧皇后之后,第二个能“帝王双杀”
的人物——
而且她比萧皇后更决绝。
西夏亡了后,她被成吉思汗掳去帐中纳为妃子,身上虽裹着绸缎,心里却始终憋着一股不服输的气。
夏王李睍(也就是锡都尔固汗)为了苟活,竟厚着脸皮想把她献出去,换成吉思汗的一丝怜悯,这般没脊梁的模样,让古尔伯勒津打心底里嫌恶。
成吉思汗瞧出了她眼底的不满,或许是想讨她欢心,竟真的下了令,把李睍拖出去斩了。
随着夏王的头颅落地,西夏才算彻底断了根,而古尔伯勒津那口“不肯低头”
的气,倒成了这王朝覆灭前,最后一点亮眼的风骨。
她骨子里的烈性一旦燃起来,就再没回头的余地——
既然已经借铁木真的手除了锡都尔,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铁木真也一并了结,既能为西夏报了灭国之仇,自己也能殉国明志,落个干净。
可真到了动手的夜里,她看着铁木真酣睡时还算平和的脸,终究念及他待自己尚有几分敬重,没下那狠辣的死手,反倒让他在梦中“快乐地离开了尘世”
。
而她自己,做完这一切后,提着染了薄霜的裙摆,一步步走到黄河边,没半分犹豫就纵身跳了下去,冰冷的河水瞬间吞没了她的身影,也给亡了的西夏,画上了最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