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o章 化学痴女6续归来五(1 / 2)
朱有建其实也没别的办法应对这“疯魔”
的场面——
卢大匠近来总找他诉苦,说研药工坊的老太监们实在太不管不顾,天天跟火药、炸药打交道,有时候为了赶实验,连防护措施都省了,下手没轻没重。
他真怕哪天操作不当,工坊被直接炸了,闹出当年“王恭厂爆炸”
那样的惨剧。
可朱有建自己也没辙,那些老太监一门心思扎在研究里,精神状态都透着股“不正常”
的执拗,不管是劝他们慢些来,还是让他们做好防护,怎么说都听不进去。
没法子,朱有建只能亲自出面开座谈会,对着研药工坊的人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最后才琢磨出“赤心勋章”
这个法子——
用荣誉和传承勾着他们。
没想到效果竟出奇地好:
虽说研药工坊的人对火药研究依旧疯狂,整日泡在实验室里不肯走,但至少多了份理智,不再像从前那样不管不顾;
开始想着“要好好活着挣功勋积分”
,甚至记起自己还有父母老祖,盼着能挣上功勋台,让家里人也跟着沾光、受尊敬。
也难怪各监局的大匠们,都挤破头想加入圣皇团——
能这般懂匠人心里的“盼头”
,不把他们当“只会干活的工具”
,还愿意给他们挣荣耀、留名声的主子,除了圣皇,还能有谁有这资格?
可朱有建自己想起这事就有点汗颜:
开座谈会时,他才现这些“研究疯子”
根本按常理说不通。
明明可以从功勋台的荣耀、家人的期盼入手引导,可他们脑回路格外异常,要么盯着“炸药威力怎么再提三成”
,要么琢磨“新配方什么时候能试”
,压根不接话茬;
更吓人的是,这种“异常脑回路”
还会传染,连火药局里原本稳重的工部匠员,都开始跟着“不理智”
,天天追着问“能不能加个班做实验”
。
好在“赤心勋章”
及时把他们的注意力拉了回来,可刚稳住研药工坊这边,又现其他工坊的研究员也不对劲了——
谁都想拿到那枚能刻上功勋碑的勋章,连带着研究都比从前更拼了,工坊里的灯常常亮到后半夜。
王徵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年轻人,想集齐九枚赤心勋章、拼出“乾阳之花”
怕是没机会,但他半点不遗憾——
家里有个同样痴迷物理的孙子王旋,自己没实现的目标,正好能盼着孙子圆。
这王旋今年刚十八岁,来研究院才一年就已崭露头角:
全地形战车底下那对能在泥里扒拉的水拨轮,就是他先画了草图提出想法,再亲手在工坊里铸造出来的,实际用起来防滑又耐磨,效果特别好。
也正因这份本事,他被船舶工坊的许大匠一眼看中,直接请进了核心团队,成了一等研究工匠,照这势头,过个年,说不定就能熬成能带团队的组长级大匠。
研究院里的年轻人,适应了“能放开琢磨”
的研究环境后,更是跟开了窍似的,冒出不少惊才绝艳的点子——
有想给蒸汽机加“自动调”
的,有琢磨“怎么用玻璃做更清楚的望远镜”
的,这些想法要是能一一
实现,大明的科技怕是要迎来一场突飞猛进的变化。
更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些“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的天才,年纪都不能用“年轻”
来形容,直接就是十几岁的少年郎:
李雷闪对电路的敏感度远常人,朱慈炤琢磨起线路能忘了吃饭,方云球研究天文观测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