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4章 瘟疫肆虐圣皇之策三(1 / 2)

加入书签

汤若望与“神谕会”

的成员们心里都明镜似的:

基督天主在欧罗巴那黑暗三百年里,并未真正拯救祂的子民。

教会虽也曾组织隔离、祈祷,却没能阻止黑死病蔓延,连主持弥撒的牧师、照料患者的修女都大批染病死去。

正因教会的无力令人失望,人们才急需更强大的精神寄托,“耶稣会”

才得以借研究与布道展壮大。

可圣皇不同,他的“神谕”

总能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增雨解旱、修塘防洪、鸭群灭蝗,桩桩件件都见实效,这样的“神启”

才是真正能依靠的救赎。

朱有建感受到那沉甸甸的目光,心中既有无奈,也生起一股责任感。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地响起:

“诸位不必过度期盼‘神谕’。

所谓奇迹,不过是摸清规律后的顺势而为。

让老天下雨,是观云象、借力催落雨水;

震天雷开塘,是用器物之力省人力之苦;

麻鸭灭蝗,是知天敌之性用万物之能。”

他话锋一转,看向医家们:

“瘟疫亦然。

吴先生已指出‘戾气’传病,汤爱卿提到老鼠为媒,这便是规律的开端。

我们不必求神拜佛,只需顺着这些线索钻研:

研究老鼠为何染疫,便能寻阻断之法;

弄清‘戾气’如何入体,便能制防护之具;

试验草药如何退热解毒,便能寻救治之方。”

这番话没有提“神谕”

,却比任何启示都更令人心安。

医家们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汤若望也若有所思——

原来圣皇的“神迹”

,竟是这般“顺势而为”

的智慧?

礼堂内的期待悄然转化为踏实的决心,众人明白,破解瘟疫的钥匙,不在虚无的神谕里,而在对规律的探索与行动中。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千百年来,依旧无人真正通过规律解决这些问题。

可如今拥有圣皇的大明不同。

这片被称为“人间神国”

的土地,正上演着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

没人是傻子,不会只因一本《乾坤圣德经》就纳头便拜、背叛旧主。

实在是这部经文将天地万物的脉络阐释得清晰透彻,连天主教教义中无法自圆其说的真理,都在此得到了系统解答。

更别提传下“神谕”

的圣皇,正亲手创造着诸多神迹——

大明重工里的新鲜事物,哪一样不堪比神迹?

谁见过在轨上飞驰的铁车跑得比骏马还快?

谁能想到纯钢铸就的巨船能远渡重洋、载货千吨?

谁见过炮弹能飞出几十里精准炸城?

谁又能料到向天放炮竟真能求来甘霖解旱?

许多事经不起细究,有的越究越假,有的却越究越像“神迹”

而这些神迹的源头,都牢牢指向那位端坐主席台的大明圣皇。

活僵这般比黑死病更可怕的存在,神都给了圣皇启示应对;

那么“瘟疫”

呢?

即便此刻圣皇尚未得到神谕,日后也必然会有——

在众人心中,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定论。

汤若望望着朱有建的身影,笔尖在记录纸上写下:

“圣皇之能,远教会典籍所载。

神国大明的每一项造物,都是神谕的具象化。”

神谕会的狂信徒们更是低声吟诵起来,将眼前的一切都归于“昊天上帝的恩赐”

医家们虽不似信徒那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