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云南聚兵土司众相四(1 / 2)
圣旨里“出兵梆葛剌、驱逐莫卧儿人”
的话刚落地,布政使衙的大堂里就炸开了锅。
三十二寨领们你看我我看你,随即爆出哄笑:
“大人这是说笑呢?
就凭咱们这些小寨子,去跟莫卧儿人对阵?
那不是去送命吗?”
一个头裹青布的老寨主拄着拐杖站起来,声音洪亮:
“小沐王您问问东吁人去,他们敢跟莫卧儿人叫板吗?
东吁占了咱们五大宣慰司,手里有两万象兵、六万山兵,还有八万土司战兵,当年把云南各司吊起来打。
几十年前他们打孟养、木邦,朝廷和沐家军都上了战场,结果呢?
那俩宣慰司还不是成了东吁王的地盘?
朝廷最后只救下车里宣慰司,还是重建的半拉子!”
这话戳得沐天波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没法反驳——
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三位女领也跟着开口,两鬓斑白的那位拍着桌子:
“咱们寨子能凑出的汉子还不够人家塞牙缝,去了也是白白送死!”
中年女领接过话头:
“莫说莫卧儿人,就是东吁的小股哨探来了,咱们都得躲进山里,这仗没法打!”
吴文瀛按在佩剑上的手气得抖,他早知道云南土司野性难驯,却没料到连这些小寨子都敢如此放肆。
吴兆文轻轻按住他的手腕,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无声地说:
“不值当。”
沐家这几十年确实荒唐,仗着“沐王”
的名头在云南作威作福,早失了民心。
当年几次领着土司援救木邦、孟养,却次次损兵折将无功而返,两百年积累的威望一朝垮塌,如今影响力锐减本就在情理之中。
可吴兆文心里堵得慌——
这是大明皇帝亲自交托的大事啊,难道就要这样不了了之?
他再次拍下醒木,大堂重归安静,却掩不住满室的抵触。
“圣旨已明,诸位当遵旨行事。”
吴兆文的声音带着疲惫,
“朝廷不会让大家白白出力,粮草军械都会补足。”
“既然诸位没意见,”
吴兆文放缓了语气,目光扫过众人,
“那就各回寨子整束兵马,听候调遣。
朝廷的恩赏,绝不会少了大家的。”
领们却纷纷摇头,一个穿麻布短打的壮汉直言:
“主寨没话,咱们这些小寨没这能耐。
水西、木氏那些大头领不动,咱们动了也是白搭。”
这话倒是实在,云贵土司向来抱团,没有大土司牵头,小寨子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沐天波坐在那里如坐针毡。
他何尝不知道症结所在?
可沐家军早已不堪大用,当年能战的精锐在与东吁的连年征战中损耗殆尽。
前两任黔国公荒淫无道,练出来的兵都是些只会欺压百姓的酒囊饭袋。
这些年他想重整旗鼓,却架不住优柔寡断的性子,连沐家内部的旁支都没拧成一股绳,更别说号令土司了。
看着领们或低头沉默、或满脸不屑的模样,吴兆文终于明白,这道圣旨怕是要成一纸空文。
昆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那五十万两银票的虚影上,却暖不透这西南边疆的人心,更暖不了这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
这些年若不是吴兆文与吴文瀛这“二吴”
在旁护持,黔国公府早被沐家那些虎视眈眈的支脉掀翻了。
当年宋夫人能狠下心毒死作乱的儿子沐启元,却压不住盘根错节的沐家分支,只能把这烂摊子丢给十岁的沐天波——
一个孩子哪镇得住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