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o章 九江应对龙舟盛事六(2 / 3)

加入书签

眼里,用金山银山堆出个"

京都气象"

,比让百姓捐辽饷要实在。

夜风卷着沙尘扑来,朱有建望着星空勾勒未来皇城的轮廓。

他不知道,此刻在聚集的军帐里,有人正用省下的窝头渣喂流浪狗,有人对着月光补缀磨破的鞋底。

他们听不懂宏图,只晓得这几日吃到的热乎饭,比过去三年加起来还多。

当皇帝在图纸上画下最后一道飞檐时,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响——子时三刻,正是老百姓梦里都在念叨"

皇上心善"

的时辰。

宛平城的端午夜市亮如白昼,灯笼串儿从城门口一直挂到永定河畔,把河水映得红彤彤的。

卖糖画的赵老头支起铜锅,琥珀色的糖浆在月光下拉成丝,半卖半送的价钱让孩童们攥着铜钱蹦高;

绸缎庄的林掌柜干脆把蜀锦往竹架上一搭,"

皇家补贴"

的黄旗往旁边一插,喊着"

十文钱三尺"

的叫卖声盖过了河上的桨声。

最热闹的要数灯笼街,各家铺子把往年给贵人祝寿的彩灯全搬了出来:

有会转的走马灯,绘着《龙舟竞渡图》;

有会喷水的鲤鱼灯,嘴里吐着亮晶晶的水珠。

卖胭脂的王娘子往姑娘们脸上点鹅黄妆,收的钱只够买半块茶糕,却笑得比抹了蜜还甜——毕竟免了半年摊位费,便是送几盒香粉,心里也是熨帖的。

护城河上漂着盏盏荷花灯,有老汉往水里撒米粽,忽然被巡街的锦衣卫拦住:

"

老人家,这是陛下特意让人做的面灯,能吃!

"

剥开粽叶,里面竟是掺了蜂蜜的软面,老汉咬一口,眼泪扑簌簌掉进河里——他想起饿死的小儿子,若活到如今,怕是也能攥着铜钱,在这灯影里凑个热闹。

李邦华披着星子回府,路过卖茶汤的摊子时,被摊主硬塞了碗杏仁茶:

"

御史老爷尝尝,这是按宫里方子熬的!

"

茶汤暖着胃,他望着熙攘的人群,忽然觉得这"

庙会式"

端午龙舟赛,倒比朝堂上的争辩实在得多。

远处传来梆子声,唱的不是《霸王别姬》,而是新编的《圣主惠民谣》,词儿糙得很,却让挑着担子的货郎都跟着哼:"

金銮殿里坐神仙,半卖半送不要钱"

当五更的梆子响过,最后一盏灯笼被河水漂远时,宛平城头的守卫打着哈欠换岗。

他们看见满地的瓜子壳、糖纸,还有不知谁落下的竹蜻蜓,忽然觉得这被踩得烫的土地。

比任何时候都像个"

京城"

——哪怕这繁华,是用内库的银钱堆出来的,是拿"

半卖半送"

的吆喝声哄出来的。

却实实在在让百姓的眼里,有了久未见过的光亮。

宛平城的夜市里,西洋魔术师的帐篷被火树银花映得五彩斑斓。

黄、红、灰的洋人在台上变着戏法,从空帽子里掏出鸽子时,台下百姓惊得把瓜子都撒了——三文钱看"

西洋景"

,比天桥把式还稀奇。

汤若望混在人群里,蓝眼睛盯着台上的铜盘戏法,手里攥着鲁有林送的三十倍望远镜筒,指尖还留着那位总监"

咱家主子亲制"

的骄傲语气。

八里庄传来更夫打更声时,老人终于等到鲁有林休寝。

"

这镜筒的研磨工艺"

他用生硬的官话指着镜片,眼里燃着兴奋的火,

"

比佛兰德斯的工匠还要精进三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