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茉莉花(1 / 2)

加入书签

镜子里的女子,褪去了平日的干练,多了几分江南女子的温婉。

淡青色旗袍衬得她皮肤愈白皙,老绣片的古韵与她本身的灵动融合在一起,仿佛从旧时光里走出来的人。

“真好看。”

苏木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惊艳,他走上前,轻轻整理着她领口微微歪斜的绣片,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脖颈,徐佳莹的脸颊瞬间泛起红晕,像熟透的桃子。

王师傅凑过来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肩线正好,腰围也合适,你看这绣片的位置,正好卡在视觉焦点上,既不突兀,又能让人一眼注意到。”

他又指着裙摆的雏菊绣片:“我特意把绣片往侧面挪了两寸,你走路时,裙摆摆动,绣片会跟着动,像小雏菊在风里晃,活灵活现。”

徐佳莹轻轻转动身体,裙摆扬起细微的弧度,绣片果然如王师傅所说,仿佛有了生命。

回到家时,姨婆正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摘菜。

看到徐佳莹穿着旗袍走来,她手中的菜篮“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青菜散了一地。

“好看,太好看了,”

姨婆快步走过来,拉着徐佳莹的手,眼眶渐渐湿润,“比你妈妈当年穿着还好看。

你妈妈十八岁那年,也有一件淡青色的旗袍,是你外婆亲手绣的领口,可惜后来搬家,箱子被雨水泡了,旗袍也毁了。”

徐佳莹蹲下身,帮姨婆捡散落的青菜,轻声说:“要是妈妈还在,看到我穿这件旗袍,肯定也会很高兴。”

姨婆点点头,从屋里拿出一个旧木盒,里面装着母亲年轻时的照片。

她翻出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母亲穿着淡青色旗袍,站在巷口的海棠树下,笑容灿烂,领口的绣片与徐佳莹旗袍上的兰草绣片几乎一模一样。

“你看,”

姨婆指着照片,“你妈妈当时也戴着这对珍珠耳环,你们娘俩,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徐佳莹时常穿着这件旗袍,在院子里做自己的事。

清晨,她会穿着旗袍坐在石凳上画画,阳光洒在她身上,旗袍的淡青色与海棠花的粉色相互映衬,画面格外美好。

午后,她会穿着旗袍跟着苏木去社区活动中心学书法,王老师看到她,笑着说:“穿旗袍写书法,更有韵味了,你这字,都比以前更温婉了。”

苏木则忙着整理这段时间的书法作品。

他将自己写的“宁静致远”

“厚德载物”

等楷书作品,用宣纸裱起来,挂在客厅的墙上;徐佳莹写的“春有百花秋有月”

等行书作品,他也精心装裱,挂在卧室的床头。

姨婆看着墙上的字帖,笑着说:“咱们家现在也有书香气息了,以前你外婆在的时候,最喜欢看别人写书法,要是她还在,肯定会跟你们一起学。”

某个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余晖透过海棠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姨婆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着墙上的字帖,忽然站起身,转身走进阁楼。

过了许久,她抱着一个暗红色的琵琶走下来,琵琶的琴身泛着岁月的包浆,琴头雕刻着精美的牡丹花纹,琴弦有些生锈,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这是你外婆年轻时的琵琶,”

姨婆轻轻抚摸着琴身,指尖划过琴弦,出轻微的声响,“我十七岁那年,跟着你外婆学弹琵琶,她总说,琵琶是最能表达心事的乐器,开心时弹,琴声欢快,难过时弹,琴声也跟着悲伤。

后来我嫁人生子,忙着照顾家里,就再也没弹过,现在手都生了。”

徐佳莹放下手中的素描本,眼睛一亮:“姨婆,你弹一段给我们听听吧,我还从来没听过你弹琵琶呢。”

姨婆犹豫了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