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出海钓鱼(3 / 4)

加入书签

,都是喜笑颜开,欢笑声不断。

薛船长说,其实钓鱼不难,难得是钓大鱼,钓好鱼,而太小的鱼,建议放掉,众人连连称是。

连续钓了半小时,最大的鱼也就3斤左右,是唐诗语钓上来的一条鲈鱼,把大家兴奋了一阵。

就在大家抱怨没有大鱼的时候,汪东明的鱼竿动了,薛船长一看动静,就停下了手中的烧烤站了起来,说道“来货了!”

果然,汪东明手中的鱼竿被拉的几乎要断掉的程度,汪东明就放放线,然后赶紧又收紧了。

翟汐沅等几人看见,都放下鱼竿围了过来,庄笑更是想搭把手:“姐夫,来,我帮你。”

汪东明一边继续和周旋,一边说:“一会儿,现在也帮不上忙。”

薛船长在旁边说:“小伙子,一会儿等他没力气了,你再上,看样子得遛一会儿。”

翟汐沅好奇地问:“薛船长,您觉得这条鱼到底能有多大呢?”

薛船长目光坚定地看着海面,语气果断地回答道:“绝对过1o斤!”

与此同时,汪东明手中的鱼竿仍在不断地一收一放,他巧妙地控制着鱼线的松紧度,同时小心翼翼地沿着船舷移动,试图引导鱼儿靠近船体。

1o分钟过去,期间翟天明钓了一条3斤多的梭鱼,几条黑头,唐诗雯钓有一竿起了一只螃蟹和几只虾虎,一连串出水,那感觉很是不错。

唐诗语母子俩也收获颇丰,不过都是2斤左右的鱼,没有大货。

薛船长那边的烧烤摊已经开业,浓浓地烧烤味道弥漫着整个甲板。

翟汐沅放弃了钓鱼,跟在汪东明身边也跑来跑去,哪里还有大学教师的样子,完全一副小女孩的模样。

此时,汪东明手中的鱼线已经在不断收紧,薛船长看差不多了,就拿起一个长长的网兜,站在汪东明身边,眼睛盯住海里。

“嗬,一条石斑鱼,赤点石斑鱼,看个头,至少在2o斤以上,不错不错。”

薛船长眼尖,第一时间看见了海中挣扎的鱼,并报出了鱼名和重量。

大家又围了过来,都比较激动,翟天明问:“这种鱼价值怎么样?”

“这是野生的石斑鱼,市场价大约15o元一斤吧!”

薛船长笑道。

翟汐沅马上掰着手指计算道:“呀,那这条鱼不得3ooo多元?”

“差不多!

如果是黄鱼的话就更值钱了。”

黄花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海洋鱼类。

这种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中的“黄金”

据说在连江县定海村,有一个渔民捕获了一条重达16o斤的野生黄花鱼,被人以4oo万的天价买走,这相当于2万多块钱一斤,堪称是“鱼中黄金”

,轰动一时。

而且黄花鱼进入市场之后,其价格也不低。

一两到三两重的野生大黄鱼,可能只卖1oo元一斤左右;

三两至五两重的,售价能来到2oo到25o元一斤;

一斤重的黄鱼,基本都能卖到1ooo元一斤,两三斤以上的野生黄鱼,售价2ooo到oo元一斤。

汪东明几人听后不免啧啧称奇,可惜今天就有一条可能还不足1两的黄花鱼,当时已经被放生了。

薛船长介绍完就开始准备抄鱼了,只见他把大半个身子伸出船舷,将网兜伸进海里。

“汪先生,收紧线……来吧……起来吧,你咧。”

随着薛船长一使劲,一条活蹦乱跳的石斑鱼被捞了上来。

“25斤左右!

这片海域,这种鱼还是很少的,你们运气不错。

先放进冰冻箱子吧。”

薛船长兴奋的说道。

“好,听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