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个合适的(2 / 3)

加入书签

需要用到钱,陈召他们其实还有一个地方亟需用钱,那就是分家之后买宅基地、盖房子的这件大事。

    陈召兄弟多,分家时不管是银钱、粮食,还是房屋、田地,他们其实都分不到多少。

    如果他们不想分家之后还像现在似的,和父母兄弟挤着住,那他们就得自己想办法弄到买宅基地、盖新房子的钱。

    陈召和汪小芝都不想过那种,自家不管吃点儿啥,都有一堆人眼巴巴瞅着的尴尬日子,所以两人打算在分家之后就立刻去找里正买宅基地。

    哪怕他们分到的钱只够他们买小一点儿的宅基地,盖成本最低的土坯房,他们也不想在分家之后,还继续和陈召的兄弟们一起住在老宅。

    两口子心意相通,彼此对视一眼之后,汪小芝就很是不好意思的,接受了郝玉和江远给他们的辛苦钱。

    她把银钱收好,又把她和陈召用来记录合适人选的那本薄薄的小册子,小心翼翼翻开,推到江远和郝玉面前。

    “我们一共打听到十一个二十岁以上,没有嫁过人的姑娘。”

    “前两个是咱们白河镇的,中间的这五个都是唐县县城的,后面这四个,一个是下游郑家庄的,两个是隔壁灵山镇的,还有一个是东杨庄那位地主老爷家的......”

    大体介绍过这小册子上的十一个适龄姑娘之后,汪小芝又说起了他们打听到的,有关这些姑娘的基本情况。

    据她说,小册子第一页上的那位杨姑娘,优点是勤快能干,性子爽利,家里气氛和谐,缺点则是家里精穷,且还没有壮劳力。

    这姑娘之所以耽误了婚期,就是因为她爹娘过世的早,她得挣钱养活自己年迈的奶奶,以及她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小册子第二页上的那位王姑娘倒是家境富裕、父母双全、本人模样也清秀可人,奈何他们一家实在风评欠佳。

    据王家的街坊邻居说,他们家人不仅做生意时经常缺斤短两、以次充好,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充分暴露了他们唯利是图的性格。

    什么打着“借”的旗号占小便宜啦,给儿子娶媳妇一门心思只盯着女方嫁妆多寡啦,什么给女儿找婆家,一张嘴就要六十两银子的聘金啦。

    汪小芝和陈召担心消息有误,还特意多找了些住在附近的镇民,跟他们打听王记杂货铺,结果那些人全都对王记十分厌恶。

    有人跟他们吐槽王家人的唯利是图,也有人热心给他们推荐镇上的另外一家杂货铺。

    接下来那五个家在唐县县城的姑娘,其中两个已经住进庵堂,据说是要择吉日落发出家的。

    还有两个,她们家中长辈虽然有给她们议亲的意向,但人家给自家孩子寻摸亲事的首要条件,却是男方必须有秀才功名。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