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二条财路(2 / 3)

加入书签

; 找人找的十分敷衍的那拨人,在镇上吃过午饭,又休息了一阵,就或是骑马、或是坐车,成群结队的先后离开了白河镇。

    而找人找的比较认真的那拨人,则是一直在白河镇忙活到金乌西坠。

    他们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坐车离开了白河镇。

    这两拨人离开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江远猜测,他们的目的地应该是不一样的。

    找人比较认真的那一拨,他们要去的九成九是谢家村,而找人找的十分敷衍的那一拨,他们要去的则大概率是青虚山。

    谢莞娘姓谢,如果她是从作为谢氏族地的谢家村附近跳河逃生的,那么她确实如她自己所说,顺流而下漂出了很远的一段距离。

    而青虚山,作为颇负盛名的道教圣地,某些有权有钱有地位,但却没有子嗣承继香火的贵人,大老远跑来这里求子也很合理。

    谢莞娘虽然没有长篇大论跟江远说过她的身世,但从她偶尔透露的只言片语,江远却也不难拼凑出事情真相。

    作为她养父的她亲舅舅,长居道观,但却会在关键时刻冒出来,插手她人生大事,名义上是她姑姑的她亲娘,十多年都跟死了一样,最近却突然冒出来,非要让她认祖归宗、招婿入赘的她亲爹......

    结合已知情报进行推测,江远猜,找她的两拨人,应该就是她养父和亲爹派出来的。

    而要杀她的,则大概率是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她亲爹后娶的妻子。

    江远的猜测在谢莞娘那儿被证实,当他把自己在镇上看到的情况告诉谢莞娘之后,谢莞娘就把自己的复杂身世简单说给他听了。

    “谢家原本很厉害,虽不是公侯之家,但却接连三代都有人入阁拜相。”

    “前朝覆灭之时,在京城做官的我外曾祖父、我外祖父,全都和末帝一起殉国了。”

    “我大外祖父更惨,动乱之初他就死在任上了。”

    “谢家其他在朝为官的小鱼小虾,很快也都或是过世,或是辞官归乡了。”

    “谢家当时算是彻底没落了。然后,我娘就被悔婚了。”

    “她在躲避战乱时与母亲、兄长失散,为了方便结伴行走,她在没有长辈见证的情况下,和她当时的未婚夫成亲了。”

    “后来她前婆婆抓着他们没有得到长辈允许就私自拜堂成亲的这点不放,要求她前夫君悔婚另娶。她前夫君同意了,还提议她给自己做妾。”

    “她不愿意,要了和离书,出家做了女冠。”

    “我是她在道观生下的,后来我养父找来,她就把我记在了我养父名下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