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太学生(1 / 6)

加入书签

    “我怎么看?”

    陈纪一愣,随即略微思虑开口道。

    “长史,洛阳太学生别的暂且不论,但光说饱读诗书是肯定的,他们前来投效,这件事我等应当慎重。”

    “有一便会有二,如果能真的收服这些学子,往后我并州广纳天下之才也绝非异想天开。”

    荀彧微微颔首,他也确实这么想过。

    别看如今太学落寞了,其中滥竽充数者甚多,但它终究还是大汉的最神圣的学府,其中有才之士绝不在少数。

    况且并州苦寒,能抛下洛阳繁盛之地前来并州投效的,就绝不会是那些滥竽充数者能做出来的。

    所以前来者必定是心怀抱负者。

    他稍微想了想问道:“大概还有多久会到晋阳?”

    陈纪拱手:“驿骑通报,大约两日后就会抵达晋阳。”

    “嗯”

    “两天.倒是可以想出一些章程来,我并州毕竟不比其他州郡,主公吏治三年许,并州官吏多实干少虚名,这些太学生不一定能习惯。”

    “也罢,就如同考选一致吧,等他们抵达,你与我一同接待,先观品性,再看能力,最后少不了也要先培训他们几个月的时间。”

    “长史明鉴。”

    陈纪又是拱手一礼,之前负责并州考选的主官就是他,这两年下来他也升任郡丞了成了荀彧的副手。

    就太学生一事两人又商讨了一阵,但很快,他们还是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太学生来投效是好事,但也仅仅是好事而已。

    张显经略并州三年了,早已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储备体系,各地蒙学,夜校,县学,郡学百花齐放,将各适龄年龄的人统统囊括其中。

    如今并州人才缺口大,只不过是因为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罢了。

    重新批改公文,荀彧抬头问向陈纪。

    “昭余泽的田亩数统计完成否?”

    陈纪点头,从一沓公文中抽出一册来回禀道:“户曹王掾史呈报,昭余泽新徙民田亩清册已全部核毕,共授田七十八万四千三百二十亩,涉及户一万九千六百零五户,丁口八万九千七百三十一人,无错漏,已归档入库。”

    他将厚厚的册子放在荀彧案头。

    “嗯。”

    荀彧低头看了几眼,手中笔不停,正在一份法曹关于豪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