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铁腕破局工坊生春(2 / 3)

加入书签

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

三年前断流,是因为上游树林被砍光了;如今修堤滤水,是为了让你们的子孙,再也不用喝泥汤!”

他忽然指向远处正在转动的龙骨水车,“你们瞧,那水车的木头,是楚将军带边军砍的荒木;滤筒的竹炭,是神机营士兵亲手烧的——这世上没有仙师救你,只有人救自己!”

人群中忽然有人怯生生开口:“大人,那……那我们帮着修堤,能喝上干净水吗?”

墨辰蹲下身,握住对方干裂的手掌:“能。

只要你们肯动手,断泉湖的滤水器能出淡水,烬云郡的柳树能挡住沙尘,镜月湖的堤岸就能蓄住雨水——大乾的百姓,从来不怕吃苦,怕的是没人带他们吃苦。”

夕阳西下时,道士们悄悄卷着铺盖溜了,百姓们却扛起了铁锹,跟着边军往湖堤走去。

墨辰望着湖面倒映的晚霞,忽然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是女帝派来的传旨宦官,捧着明黄诏书,说要升他为“西境救灾总督”

,总领六城军政。

“告诉陛下,”

墨辰接过诏书时,指尖蹭到了诏书上的朱红印泥,“微臣不要官衔,只要陛下准一个事——”

他望向远处正在汲水的木龙器械,齿轮在夕阳下泛着暖光,“让神机营把滤水器的图纸刻成木版,到各州郡,再办个‘匠人工坊’,教百姓自己造器械、修水渠。”

宦官一愣,却见墨辰眼底映着跳动的火光,像极了寂渊苔坪破境时,莲花虚影里燃起的那簇希望。

夜风渐起,带着些许湿润的气息——这是西境半年来,第一次有了雨的味道。

墨辰知道,这场与旱魔的仗,才打了个开头;朝堂上的明枪暗箭,也只会越来越多。

但此刻,他望着百姓们在堤岸上火把连成的光带,忽然觉得哪怕前路如寂渊苔坪般布满法则桎梏,只要这双手还能握住铁锹、握住刀柄,就总能为大乾的百姓,凿出一条能走下去的路。

而在百里外的大乾皇城,女帝看着墨辰送来的“匠人工坊”

奏疏,指尖划过“民心为基,器械为刃”

八字,忽然想起他离京前说的那句话:“陛下,救灾不是救人一时,是教他们一世——若百姓自己能治水,便不怕任何天灾。”

她望向窗外渐浓的夜色,嘴角微微扬起——这才是她要的钦差,不是只会平乱的武将,而是能在灾劫里,为大乾种下“生机”

的人。

墨辰的“匠人工坊”

告示贴满六城那日,赤沙城的老铁匠正对着木龙汲水器的图纸愁。

齿轮咬合处的榫卯结构总画不明白,忽听得门外传来铁器碰撞声,抬头便见个戴斗笠的汉子扛着工具箱跨进门,斗笠边缘露出半截玄色袖口——是神机营的工匠教头。

“老伯,这榫头要做成‘燕尾嵌’,”

汉子蹲下身,用粉笔在青石板上画示意图,“就像咱们赤沙城的石窖砖,卡住了才稳当,水滤起来才不会漏。”

老铁匠眯着眼看他指尖在图上比划,忽然想起半月前看见的场景:墨辰钦差蹲在断泉湖边,亲自给民夫演示滤筒怎么填竹炭,袖口沾着盐碱却笑得自在。

如今这工坊里,神机营的士兵不再挎刀,反而带着凿子、尺子挨家挨户教手艺,连最不爱说话的飞骑统领,都能蹲在泥地里,用树枝画出龙骨水车的转动原理。

“原来当官的真能教咱老百姓做这些玩意儿?”

隔壁染布坊的王嫂子抱着木盆路过,看见石板上的图纸,忍不住凑过来。

教头擦了擦手上的机油,指了指远处正在搭建的滤水站:“您瞧那架子,明日就能出水了,往后您家孩子喝水,再不用绕十里路去接露水。”

王嫂子盯着他袖口的“神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