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归兮(6 / 8)
则开始撒着他们亲手剪好的纸马,一边扔一边喊着他们死难袍泽的名字。
这就是招魂。
这个从周代以来传袭下来的丧仪已经是葬礼中非常重要一环,不仅仅是人们在祓除不祥,更是亲人做最后的思别。
他们冲着北方连喊三声逝者的名字,期盼鬼神能让死者的魂魄从幽阴之地恢复肉身,死而复生。
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祈盼罢了,可当招魂幡高高飘扬,当将士们悲戚的呼喊此起彼伏,所有人的脑海里都回忆着逝者生前的画面。
也许这就是葬礼的意义吧,让这些逝者依旧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活在活人的记忆里。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军中袍泽们愈发见伤,已经难掩伤逝的泪水。
只有经历过战场上同生共死的人才能明白这一份纯粹的袍泽之义。
但招魂结束后,朴散子老道士便对赵怀安点头道:
“吉时已到,可以入土安葬了。”
赵怀安眼睛也是红红的,点了点头,然后走回棺前,此时赵六递给他一盘米饭。
他望着棺木里年轻雕枯的面容,悲忍着,用手抓起一捧米饭放在了尸体的嘴边。
本来按照传统,需要在刚刚死的时候就将米饭放进死者的嘴里,但现在战场条件所迫,当为这些死难将士收敛好尸体后,已经是第二日了。
此时,尸体已经僵硬,赵怀安只能将米饭放在了他们的嘴边。
这就是葬礼中的“饭含”。
这种仪式最开始朴的素愿望可能只是想让死者能在去阴土前再饱食一顿,但到了后面就更加复杂了,上层的人已经不再用米饭,而是用珠玉代之。
他们人上人们认为饭含用珠宝代替,可以有益死者形体,故天子饭以玉,诸侯饭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贝也。
但在这里,赵怀安依旧坚持最传统的饭含仪式,当然,这些普通的吏士在礼法上也只能饭含米饭。
赵怀安从第一个棺木开始,从头到尾挨个饭含,三百一十二具尸体,赵怀安就施了三百一十二捧米饭。
一路上,赵六捧着米饭一直跟在赵怀安身边,后面的人不断给他们添米饭。
就这样,全军将士们都这样看着,全场雅雀无声,他们从使君身上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
原来使君真的在乎兄弟们,在乎咱们的感情、尊严和体面。
一种难以的感觉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他们不晓得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