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欧洲战场(2 / 3)
队一触即溃,首相被关入集中营,罗马尼亚吓得立刻中止了同英美的秘密接触。
就这样,德国虽然控制住了南欧的局势,却在法国失去了4个师的精锐部队,盟军的目的完美达成了。
左重内心吐槽,英国人又又又又开始发挥卖队友的传统艺能了。
结果他的这个念头刚刚升起,古琦又说了一个更加残忍甚至是卑劣的计划。
“副座,去年年底,驻扎在法国的德国盖世太保破获了一个叫“繁荣”的盟军情报小组,数十名抵抗人员被捕。”
“德国人胁迫“繁荣”小组报务员继续与英国总部联络,企图获得更多情报,但报务员乘机向伦敦发出了安全密码。”
古琦表情严肃,语气之中满是对那名法国报务员的敬意,不管在哪个国家,只要是为正义而战,爱国者都值得尊敬。
而所谓安全密码就是按照约定在密电的某个位置拼错或重复单词,如果没有这么做,那就意味着电台被敌人控制了。
听到这里,左重已经猜到了英国人的操作,肯定是假装不知道,将计就计。
如他所料,古琦表示英国人不但不顾警告继续联络“繁荣”小组,还按照要求空投了大量武器、爆炸、通讯器材、活动经费甚至是特工。
这些物资和人员一落地就落入盖世太保手中,俘虏们历尽严刑拷打,最后供出了自己的任务:袭击德军在加莱的指挥部、通信中枢、岸炮以及供电系统,配合盟军登陆。
左重眉毛一挑,用价值数十万美元的武器装备和无数特工的生命作为代价,只为了提供一条假情报,英国人这招玩的漂亮,难怪德国人会上当。
再往深处想想,说不定连“繁荣”小组的暴露也是英国情报机关的杰作,比起整体战略,死几十个人算的了什么。
他冷笑两声后又问了古琦一件事:“老古,听说你们的表现不错,还帮盟军挽回了巨大损失?”
古琦与吴景忠相视一笑,然后由吴景忠作为代表,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说起来,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巧合,由于人种和肤色的区别,FIRC无法参与一线外勤任务,最多提供些情报。
古琦和吴景忠没事可干又不能出去,只好自己想办法打发时间。
某天,闲来无事的吴景忠玩起了《每日电讯报》的填字游戏,可在答案里,他发现了一些熟悉的字眼。
“霸王”、“海王星”、“齐柏林”。
在盟军的计划里,霸王是登陆西北欧的行动代号,海王星是霸王行动的突击阶段。
报纸上出现一个跟登陆行动有关的代号是巧合,可连续三个呢?
吴景忠震惊之余向监督处处长约翰·比万通报了此事,对方大惊失色,马上安排特工进行排查。
但经过调查,《每日电讯报》的工作人员没有可疑,填字游戏出题人也只是伦敦一所小学的教师,日常表现很正常,跟德国人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目击者的口供,对方除了上课就是在家中陪伴家人,很少外出或者与陌生人见面,泄密者总不能是小学生。
眼看距离登陆日期越来越近,疑似泄密事件却没有进展,英美情报机关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古琦提出了一条思路,深入调查出题人的关系网以及关系网的关联人员,比如同事和学生的亲友。
有了明确思路,英国军情处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甄别,很快就有了发现。
出题人的一名学生的邻居在军中服役,而且是在盟军司令部担任参谋,更加巧合的是此人最近曾去过这个学生家中。
英美特工也不是吃素的,第一时间控制了出题人,并搜查了他的住所和办公室。
技术人员通过紫外线照射,在学生作业本上发现了浓度为75%的抗芘残留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