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股市A杀行情,“刘关张”8000万撬动18.7亿(5 / 11)
sp; 见可用资金快要见底,再加上山城啤酒又重新开始走连板趋势,张扬察觉借券的时机已经成熟,故而决定“收菜”。
廖国沛:“我去。”
林广昌:“我去。”
两人说话异口同声。
在对视了一眼,稍微停顿半秒后,廖国沛和林广昌再次异口同声道:“我去吧。”
他们都知道,向机构借券就意味着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一旦山城啤酒真的被砸崩,票内的散户、游资、机构都会损失惨重,记恨上做空的一方。
谁露面借券,谁就有可能成为圈内公敌!
张扬作为财研网的老板,需要维护自己的圈内名声,肯定是不可能出面干这事的,只能让廖国沛和林广昌出面。
见林广昌要和自己抢,廖国沛先是看了眼张扬,随后又看向林广昌道:“养家你别和我抢,哥可是柠波涨停敢死队的通缉犯,被徐翔下江湖追杀令的男人,哪怕再多点人记恨也没事,你就不同了,你没经历过我的大风大浪。”
“可拉倒吧!”林广昌瞥了廖国沛一眼,无情揭穿道:“你那禅城的席位都多久没用了?还经历大风大浪,我估计徐翔都以为你退圈了,半年没有露面交易。”
刚说完,他目光看向张扬道:“我和机构打过几次交道,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拉过杠杆?”
张扬询问。
“对,拉过场外杠杆,借券做空应该和谈场外杠杆差不多吧?”林广昌有些不确定道。
2009年的A股市场还处于“蛮荒”状态,别说做空了,连融资融券都得找场外机构。
张扬想了想,述说流程道:“确实和场外杠杆差不多,需要谈年化利息、保证金、还有归还筹码的最长时间。”
话音刚落,他又详细描述道:“比如说你找我借券,我手里有100万股山城啤酒,假设按今天收盘价44.2元签借券合同,那么你相当于兑现了4420万。”
“在没有归还筹码和4420万借券总额利息前,这笔钱还是由我代保管,并且,你还需要支付一笔保证金给我,比如说1000万,这就相当于拉了4.42倍杠杆,若股价上涨,同样可能会爆仓,但主要还是看合同怎么签。”
“最好的话,是签署期权性质的借券,因为到期再结算,对于我们可以利益最大化。”
如果是成熟化市场,借券基本是走保证金模式,和杠杆配资差不多,都有爆仓线、补充保证金的说法。
但在2009年的华国内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