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紧急协调(2 / 3)
强调,“他们要求我们明确说明使用范围和目的,并且所有分析结果要和他们共享。”
“这是应该的。”我点头,“我们本来就是为了共同解决问题。”
“那好。”朱总工说,“明天,我已经安排好了。”
挂断电话,我马上召集楚星河和梁卓如。“星河,你重点看热管理部分的电路设计。卓如,你负责记录所有关键参数。”
楚星河有些担心,“孙工,现场监督的话,我们分析起来会不会受限?”
“见机行事。”我说,“重点是找到思路,不是抄作业。”
第二天,611所的李工和张工准时抵达北峰,两人表情严肃。
“孙工,久仰。”李工递过保密协议,“请仔细阅读,签字后生效。”
协议条款很严格,不仅限制参数使用范围,还要求我们承诺不用于其他目的。我仔细看完,签上了名字。
我们的第三机房是隔离网络的全封闭房间。张工打开加密数据盘,“参数在这里。你们有六个小时。”
楚星河立刻坐到电脑前,快速浏览起来。“孙工,找到了!热管理模块的设计文档。”
我和梁卓如凑过去看。文档非常详细,从材料导热系数到电路布局都有说明。
“看这里。”楚星河指着一行数据,“他们用了非对称散热设计,主要热量通过特定路径导出。”
梁卓如飞快地记录着,“导热材料的选择很特别。”
李工在一旁提醒,“请勿记录具体设计数据。”
“明白。”我点头,“我们只关注设计思路。”
中午简单吃了盒饭,我们继续分析。楚星河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孙工,他们的散热模型是基于持续中等负荷设计的,对瞬时高峰值的应对策略不多。”
“也就是说,和我们遇到的问题类似?”我问。
“对。”楚星河调出对比数据,“在短时高峰值下,他们的系统也会出现热堆积,只是阈值比我们高一些。”
张工插话,“这个我们确实遇到过。后来是通过改进材料解决的,但新材料的工艺还不成熟。”
“能不能结合软件控制?”梁卓如提出想法,“在检测到温度骤升时,动态调整任务调度?”
李工摇头,“我们试过,但响应时间不够快。从检测到调整,至少要毫秒级,而温度上升是微秒级的。”
讨论越来越深入,611所的工程师们也渐渐放下了最初的戒备,开始和我们一起分析问题。
下午三点,张工突然说:“其实我们有个实验性的设计方案,一直没敢用。在芯片外部使用微型热电制冷元件,主动散热。”
“为什么不用?”楚星河问。
“可靠性不够。频繁启停会影响芯片寿命,而且功耗太大。”
梁卓如想了想,“如果只在检测到极端温度时启用呢?就像安全阀,平时不工作。”
李工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可以探讨。我们可以提供这个设计的部分参数,供你们参考。”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们和611所的工程师一起讨论了多种可能的改进方案。虽然很多想法还不成熟,但思路打开了。
他们两位离开时,李工握着我的手说:“孙工,今天讨论很有启发。希望你们能成功,这对我们也是个促进。”
回所的车上,楚星河很兴奋,“孙工,收获很大啊!特别是那个主动散热的设计思路。”
梁卓如比较冷静,“但实施难度很大,要改芯片外部结构。”
“先不管难度。”我说,“把今天的所有思路整理出来,晚上开会讨论。”
晚上的会议开得很热烈。赵工也参加了,他对主动散热方案很感兴趣。
“虽然冒险,但值得一试。我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