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新的学习任务和最后一个阶段的咨询(3 / 6)
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移出国家目录,交由市场和社会自主评价。
而降格一层讲,就是因为原有的证书评价体系过于脱离实际,重应试而轻实践,导致很多的持证者其实并无实际咨询能力。
很多应考者可能就在考试开考的前两周时间去机构里面买一套题库背一背,回头也能考出一个证来。
这些并没有咨询时长、但是偏偏持证的人,只要自身经济实力雄厚,也能够拿着这个国家背书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投资的思路在相对没那么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开一个咨询工作室,然后收钱。
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心理咨询行业的鱼龙混杂,便有这些持证者的一份力——大力。
“不过这也不算是坏事。”白庆华评价道,“原本有证的时候,年轻人就算考出来也最多当咨询助理,想要在机构里面独立带咨询也依旧要技能证书、要认证的咨询时长。”
“现在最起码那些搞投资思路的人想要一个证书,得要老老实实地去接受长程培训,搞至少一个操作技能证书下来才行。多少也能有让他们点本事,少害些人。”
当然,再多就管不了了。
南祝仁点了点头:“那老师,您跟我说这个的意思是?”
“我之前不是跟你提过让你考个二级证书吗?”白庆华给自己续了一杯茶,“现在的情况是,如果要考,那就只能赶在今年下半年的最后一次考试。”
白庆华看着南祝仁道:“而那次考试就在研究生考试的一个月之前。”
南祝仁沉吟了一下:“老师您觉得我有必要去赶这最后一次吗?”
白庆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就我现在来看,这个政策对于我们本专业的人来说是利好的。职业资格证没了,心理学本专业的学历出身的比重会增加。”
“但是在短时间内,国内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有国家背书的证书了——不管是职业资格证还是技能培训证书。”
“一些老资格的机构可能会有动作,比如中科院。但是他们的证书也会有地区性的限制,一些地方可能不会认。”
“至于其他的技法培训、咨询时长认证——这些东西虽然硬,但是国内的体系建立得还是不够完全……在北都、魔都的大城市可能有懂行的人,但是到了一些其他地方,比如国外,可能……”
说到这里的时候,白庆华的表情有些尴尬。
事实上,哪怕是白庆华的公司,吸引来访者的也是他的教授身份、海归博士学历、以及各种带着英文字母缩写的从国外获得的证书。
至于咨询时长之类的,可能还要在来访者的注意点中还要往后稍一稍。
说着,白庆华看了南祝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