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童年创伤(1 / 5)

加入书签

    【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第一个系统化、有理论支撑的流派。

    这个流派的很多理论知识和技术都,都已经被拆解、搭建成了心理咨询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框架,甚至是类似“常识”的东西。

    这就造成了一种割裂感。

    当学习者们讨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技法的时候,要么就是类似【移情分析】、【防御机制深入】、【过去经历重构】这种看上去很基础的、甚至不太需要去系统学习的东西,只要学过咨询,大多都会一些;

    要么,就是类似【催眠】、【释梦】、【潜意识对话】这种深奥到有些玄乎的高级技术了。

    在刚刚的咨询过程中,南祝仁人让来访者放松身体,自由去想象第一个想到的和父母有关的事件,运用的就是【精神分析】中的【自由联想法】技法。

    一种看上去感觉非常基础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技法,

    【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学派核心且最具标志性的技术。这个技法要求来访者尽可能放松意识的控制,不加选择、不加评判、不加修饰地说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一切想法、感受、意象、身体感觉、记忆或词语片段。

    无论这些内容看起来多么无关紧要、荒谬、令人尴尬、痛苦或不合逻辑。

    简单说,就是让来访者“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它深层次的作用,是通过倾听来访者的自由联想,寻找来访者言语中的固定模式、重复的主题、矛盾、情感变化、停顿、口误等,来理解潜意识的结构和动力。

    操作起来,对咨询师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就是要让来访者全身放松,绕过来访者的防御机制,同时对来访者包括语速、语音、语调、情感流露等等表达出来的信息,做出全面的关注。

    这既是咨询中的基础,也是一种高端的技法运用。

    眼下,来访者第一个自由联想到的就是自己近期的梦境。

    他叙述中呈现出来的关键点很多,包括父亲、菜刀、锅、红色背景等等。

    包括来访者在这个讲述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强烈的不安,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

    南祝仁目光悠长地扫视着来访者身上的每一个细节。

    ……

    就看到来访者狠狠皱了皱眉头,继续叙述道:“在这个梦里,我是一直在跑的,我父亲一直追我。”

    他依旧保持着“父亲”的称呼,用这个带着疏离感的词语来降低自己的情感卷入。

    这可以看做是来访者的【防御】机制在启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