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汉报出世2(2 / 2)

加入书签

p>然后下一期《汉报》又到了。

如此,乡长每天只是读报,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干了。

用蔡成的话来说:《汉报》是朝廷的喉舌,必须要把朝廷的声音,传遍大汉每个角落,传到每个大汉百姓的耳中。

自此,也对《汉报》社提出的要求:《汉报》上的所有文章,必须通俗易懂。

换句话说,只能用大白话,而不能用东汉士子们已经习惯的“文言文”

为此,蔡成派了紫金卫负责轮流审稿。

凡是紫金卫都读不懂的语句,统统要改成大白话。

而且每句话、每段文字都要小心校对,不可出现歧义。

好在报社中人,都已经经历几年“青州大白话”

的熏陶,而且现在纸张充足,也没人愿意再用绕口且没有断句的“文言”

了。

随着《汉报》的推出,“标点符号”

也跟着推了出来。

只不过,对于标点符号的讲解,尚需等下一期《汉报》。

标点符号用来断句,可以保证基本不会出现歧义,还能让百姓能听懂。

蔡成还想到日后定会有士子向《汉报》投稿,进而想到了后世的“邮政”

看来,他也得尽快把“大汉邮政”

建立起来。

“大汉邮政”

建起来之后,与驿站相结合,或者说,把驿站划归“大汉邮政”

如此一来,哪怕是普通百姓,也能够相互通信,还可以相互邮寄一些东西了。

等道路都变成柏油路之后,蔡成还准备以“大汉邮政”

为基础,建立起“大汉快递”

不过,目前还有如何把《汉报》传播到徐州、荆州、扬州、益州、交州五地的问题。

目前,各州都没有公开宣称反朝廷。

蔡成还是采用阳谋。

既然你们都没有反朝廷,那就由各县府接受《汉报》吧。

不仅如此,蔡成还要求《汉报》社,同样在这五州之内,公开招募文章撰稿人和通讯员。

《汉报》送到后,分给这些通讯员。

这些通讯员会走出县城,前往民众的聚集点,为不识字的民众读报。

当然,如果这五州拒绝接收《汉报》,或者制造障碍,那就有了讨伐他们的理由。

目前、征东军团、征南军团、征西军团都在备战,准备在三年内占据南方五州。

不是五年,护民军内部的目标是三年。

其中,征西军团最是着急。

因为他们掌控益州后,还要返回凉州,然后去收复河套地区和西域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