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圣人之举3(1 / 2)

加入书签

“而我华夏神州,自古以来就一直处于缺粮状态,我们的粮食从来就没充裕过。

“自夏起,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再到秦、前汉、新、后汉,我们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两千多年,展到今日,我大汉绝大多数人,连一日两餐都无法保证。

“而按青州大医堂张仲景神医的说法,人最好一日三餐,才符合人的生长规律。

“当然,除育种外,我还会设置更多的专科技术学科。

“比如说,顺帝永建七年,不是有一个叫张衡的人,明了‘地动仪’吗?这次攻下洛阳,我一定要找到地动仪。

“能观测地震的仪器,可是很了不起的。

“我师尊说,这些学科在大汉,都是不存在的,需要我一门一门地去设置。

“我希望能在我的有生之年,把这些学科设置完备。”

大家听得又振奋,又有些伤感。

振奋是因为,成公子的宏愿如此之大,大到改天换地。

伤感是因为,成公子竟然想用一生,来为民众造福,且担心自己的寿命不够。

这是什么?

这是圣人之举!

此时,在众人心中,蔡成就是当世圣人。

他说的每句话,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处处想的都是修正当世弊端,造福黎民百姓。

而且,他还准备用一生来做这些事。

如果这都不算圣人,那真不知道何为圣人了。

贾诩、法正此时已经下定了决心,必须要追随成公子,此志不渝。

而皇甫嵩则很是庆幸。

如果他不是被困陈仓城,他就见不到护民军了。

他错过这次机会后,他是否还有机会投靠成公子,加入护民军,那可就说不准了。

“原来我追随了这样的主公!

乃我一生之幸!”

赵云在小声低喃着。

“可物理、化学又是什么样的学科?公费读书又意味着什么?”

法正年轻,压不住自己的好奇,还是把问题问了出来。

“物理就是天地万物的自然道理,也叫自然规律。”

蔡成耐心地解释道。

“比如说,我们盖房子,房子设计的有多高,到底需要多深的地基,需要多粗的房梁,或者多粗的立柱,需要哪种木材,这些都需要物理来计算出来。

“再比如说,过去讲究‘天圆地方’。

可我师尊说,我们实际是住在一个球体上,这个球体就叫地球。

“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而月亮是围着地球转的。

“那么,地球到底有多大,月亮、太阳离地球又有多远,这些同样是需要物理学来计算的。

“至于化学,那就更有意思了。

“我们吃的盐,吃的糖,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会是咸的和甜的?

“再比如说,如何锻造钢铁,才能让我们的兵器更坚韧、更锋利?或者说,需要在熔化的钢水、铁水里加入什么东西,才能让钢铁更坚韧、更锋利。

“这样问题,都要由化学来回答。

“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道理、基本规律,化学则是研究物质之间的结合,以及结合后的结果。”

说到这儿,蔡成笑了。

“这个世界很奇妙,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了。

而我真要让我大汉万世永昌,就必须为大汉培养出一大批愿意探索之人。”

蔡成顿了一下,才想起还有一个问题没回答。

“至于公费读书,是指从蒙学开始,只要其还有能力读书,所有的学习费用,都由学堂来出。

准确地说,是由官府来出。”

说到这儿,蔡成哈哈一笑。

“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