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河套之要2(1 / 2)
不过,荀彧毕竟真的有才,也不是申金三言两语就能说服的。
“致远,你可想过,经营河套,需要多少年?每年又要向河套供应多少钱粮?
“如果继而掌控凉州,又须往长安一带的八百里秦川,供应多少钱粮,才能使其兴盛?”
申金奇怪地看了荀彧一眼,内心里嘀咕。
“主公不说这个荀文若才智极高吗,怎么他会提出这样简单的问题?”
内心腹诽,表面上却不敢说出来。
申金冲着荀彧一礼。
“好教先生得知,经营河套,一年足矣,并不需要多少钱粮。
一年后,河套就能够为我护民军提供数不清的战马,吃不完的粮食。
而且,战马还都是西凉的优质战马。
“至于恢复八百里秦川之盛景,就更简单了。
只要凉州不乱,仅凭长安一带的人口,同样是一年可盛。
毕竟八百里秦川,只是右扶风、右冯翊和京兆尹三郡之地。”
荀彧不知申金为何如此说,眉头紧锁。
他如果找不出申金如此说的原由,今天他的脸就丢尽了。
突然,他知道怎么回事了。
“致远,你是说用青州的曲辕犁、快播种机、快收割机、快打谷机?”
“必须要用啊,否则这么少的人口,粮食产量可高不起来。
不只是农耕四神器,还要在司棣西三郡多开设工坊,让所有的劳力都能有事做,有钱挣。”
在青州,人们把曲辕犁、播种机、收割机和打谷机,称为“农耕四神器”
。
说到这儿,申金以为荀彧不知道蔡成在青州的神迹,马上解释道:“当年在青州,我家主公也仅仅是用了一年,就让青州六百万人都能吃饱饭了。”
荀彧面色极为难看。
他在青州大学堂半年,以为自己对青州,甚至对蔡成都已经很了解了。
谁知道,他了解的都是故事,成公子的故事。
可对于成公子如何留下的神迹,他则了解甚少。
根本不知道成公子所长所短,就想来投效,真是贻笑大方。
不过,蔡成知道,如果没亲自参与,想把新农体系彻底搞明白,很难很难。
申金是从头到尾参与在其中,自然知道,新农体系、沧海商号、大学堂、大学堂、大作坊联合起来,对一个地区了改善度有多快。
这其中的很多内容,荀彧在青州只能看到表面,根本不可能了解其实质。
不过,蔡成也没为荀彧解围。
他想看看,面对这种情况,荀彧会怎么办。
荀彧沉默一会后,轻声说道:“不可能。
我在青州花了半年时间研究了新农体系,新农体系根本做不到一年就兴盛一个区域。
何况河套加上司棣西部三郡,还要考虑凉州数郡,一年内根本做不到。”
荀彧声音虽轻,可语气却无比坚定。
“谁说只靠新农体系了?”
申金也有点好强,马上反问。
“那还有什么?”
“当然是把青州的所有体系,都搬过来了。
比如以沧海商号为的青州商业体系,以青州大学堂为的青州教育体系,以青州大医堂为的青州医疗体系,以青州大工坊为标志的青州工业体系,以青州一品天下为的青州生活体系……”
荀彧傻了,他真的傻了。
他在青州流连半年之久,自以为已经看透了青州的方方面面,可谁知道,在明处新农体系的掩盖下,青州竟然还有那么多的体系。
可这些体系,他本应该是知道的。
比如,他每天都去一品天下二楼,他知道农家乐里面的货品又便宜又好,还给大学堂蒙学的学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