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反贪腐律(1 / 2)

加入书签

年节刚过没多久,郭全就到了青州。

郭全真是个急性子,算时间,他连上元节都没过,就急着来青州了。

真是个急性子。

他可没带家眷来,随行的只有两个仆人,以及共同来研究“新农体系”

的七位农吏。

青州八郡,正好一个一个。

见到蔡立后,郭全马上拿出了朝廷批准辞官的文书。

蔡立苦笑。

你辞官了,不应该返回你老家并州太原吗?

可郭全说了,他是请旨辞官,目的就是来青州研究“新农体系”

研究透了,他的任务就完成了。

他认为,“新农体系”

是历史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兴农之策。

而且他认为,新农体系对于促农、兴农,有着极大的作用。

但为何“新农体系”

能兴农,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他一辈子都在做司农方面的事务,如果不把“新农体系”

研究透彻,寝食难安。

何况郭全的要求一点也不高,只要进入农署,哪怕是个乡长、一个小吏,均可。

看到蔡立的犹豫,郭全出了最后一招。

他告诉蔡立,他在朝堂之上,还没来得及说出青州沥青路一事。

虽然蔡立怀疑郭全是士族,或者皇帝派来的探子,目的就是想破坏“新农体系”

可毕竟郭全是大司农,曾列九卿之位,蔡立也不能拒绝郭全的要求。

而且,如果他在朝堂上真说出沥青路一事的话,陛下真要怀疑青州要造反、要自立了。

最后还是蔡成出了个主意,在农署设置了“调研员”

一职。

郭全带来之人,除两个仆人外,其他也均为“调研员”

牧府对外宣称,“新农体系”

实施两年,已经现了些许问题。

所以,农署专设“农事调研员”

一职,并由朝廷来人就任,专事调查、研究“新农体系”

调研员每月可领三百钱俸禄,每郡国设置一人,每半年要向农署提供一份《青州农事调研报告》。

本来,郭全带来七位农吏,就是打算每郡国一人的,双方想到一块去了。

其实,蔡成巴不得郭全来青州。

蔡成看中的不是郭全本人,而是他的孙子郭淮。

郭全出身太原郭氏,其父郭遵曾任兖州刺史,光禄大夫,为“东汉八俊”

之一。

其子郭緼倒是没有什么声名,可其孙郭淮,可是不得了。

在三国期间,郭淮本是夏侯渊麾下司马,夏侯渊战死后,他先拥张合为帅,稳住军心,后被曹操任为张合司马,据汉水与刘备对峙。

曹丕称帝后,升郭淮为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

张合攻打街亭时,郭淮同样率军佯攻蜀将高详据守的柳城,破之。

其后,因战功治绩,其爵位不断提升。

最着名者,是诸葛亮率十万军出斜谷,第五次攻魏(也是诸葛亮此生最后一次攻魏)时,郭淮以其绝的战略眼光,说服司马懿,抢先占据北原,使得诸葛亮不得寸进,最后在五丈原郁闷而亡。

郭淮一生辅佐包括曹操在内的五位王与帝,最高任职前将军,去世后被追封大将军,谥号贞侯。

不过,此时估计郭淮应该是刚刚出生。

青州能把郭全引来,距离引来郭淮也就不远了。

等问题解决了,郭全才故作郑重地,拿出了圣旨。

先宣布蔡立晋为“齐郡侯”

,再宣布调蔡立入京接任大司农一职,同时遥领青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