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衣无缝(1 / 2)

加入书签

遍观东汉十三州,就没有这样的风水宝地,只能蔡成自己打造。

所以,蔡成把目光放在了青州。

他打算尽快控制在东汉末年存在感一直不高的青州,并利用天下大乱之前的几年,全力建设青州。

自然,这样他会和青州一样,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但韬光养晦、低调展,不也是策略之一吗?

等底蕴雄厚之时,后制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他认为,诸侯讨伐董卓,就是他初露峥嵘、大展身手的时机。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还担心没有热闹吗?

(其实不是蔡成担心,而是作者自己担心。

担心没有热闹,读者会不喜欢本书。

放心,本人会尽量写得热闹点。

于是,两个月过后,蔡立就收到了山中客的竹简,然后就是他主动找到蔡立,要求前去徐州小沛。

到达小沛后,他很快就现了华佗为百姓治病的场所。

于是,他再次刻下一根竹简,然后就躲了起来。

直到两个仆人寻他不得,无奈离开小沛返回东莱后,他才赶到华佗所在。

他借口是他师傅山中客让他来寻找华佗,并以他数之不尽的药方,来帮助华佗行医,同时向华佗学习医术、药术。

他哪儿来的药方?

要知道,在他的记忆中,不仅有张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而且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众多的古医学专着。

最重要的是,他脑中有综合了所有古代医药专着,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赤脚医生手册》,足以应对汉代的多数常见病了。

《赤脚医生手册》诞生于建国之初。

那时,国内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华夏大地各种疫病肆虐,广大农村尤其缺医少药。

可以说,那时的农民如果生病了,根本就没地方看病,连个郎中都找不到,只能硬挺。

伟人组织当时国内的顶级中医,依据古中医之专着,专门编撰了《赤脚医生手册》。

《赤脚医生手册》,不仅有所有常见病的症状、药方,编撰成册,其上还有各种草药的生长地、形状图片、种植、制药方法等。

最重要的是,还是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地理气候特征进行分册的。

如此,就可以从各地农村抽调识字之年轻人,短期培训后,然后就照着《赤脚医生手册》照猫画虎般的,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行医。

如此一来,虽然会有一些误诊,但对于缺医少药的农村来说,无异于久旱之甘霖,不知道因此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之所以叫“赤脚医生”

,也就是“赤脚在田中”

的意思。

这些经过短暂培训的年轻人,本来就是各村抽调出来的。

平时照常务农,药箱就放在田边。

可以说,《赤脚医生手册》是集古医药之大成的巨着。

就凭此,蔡成的方药知识,就远过华佗和张机二人。

通过华佗和张机而建立大医堂,用不了几年,虽然不能说掌控大汉的医疗资源,至少也会是大汉的医疗中心。

至于张机,当然是在蔡成与华佗商议建立一个“大医堂”

之后,借华佗感叹“如果能够寻来张仲景共同操办大医堂”

之机,建议华佗派人去找寻张仲景,并告知张仲景此时大概在南阳一带。

为什么知道张仲景在南阳一带?当然是自己的师尊山中客所言。

如此,蔡成不仅带回了华佗、张机两位神医以及他们的弟子,还把他为什么能懂那么多,也掩饰的天衣无缝了。

至于山中客是谁,他在哪里,谁说得清呢?

同样,他也可以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