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又将大战(2 / 4)
小聪明,老家都不要了,把他手下的兵马全都带走,还诓了刘虞的一万兵马,跑去跟诸侯会盟讨董,等着王言跟刘虞两败俱伤,他回来收拾残局,尽收幽州、辽东之地。
打仗绝对不是说打就打,直接带兵就干。战争物资得考虑好,战后处理更要考虑好。毕竟他就不可能失败,要做好全面接手幽州的准备。
刘虞虽无为,但又不是傻子,不可能不作抵抗。再者,即便他不抵抗,一干手下也不会不抵抗。因为他们一个个的可都是掌握着大量田地的,他们对百姓什么样,自己也有数。而反贼王言是如何对待豪族富户的,他们更是清楚,六年前辽东豪族的血还没干呢。
对此他是早有准备的,比如黄忠征调民兵,这就是他之前授意的。不过即便他没有授意,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黄忠也会选择征调民兵。
如今广宁之地,现在扩张的基本就是顶着平城(大同),而临渝之地,黄忠与刘虞派过来的五千兵马小小的打了一仗,兵进二百里,推进到肥如(卢龙县)一代,并且占据了徐无(遵化)进而掌控了卢龙塞(喜峰口)。
将军府中,通信兵汇报着前方的军情。
后宅,几个女人在一起,王言看着费力走路的大儿子,襁褓之中的一个小儿子,还有一个小女儿,甄道如此问出了声。
回去跟孩子玩了一会儿,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动身去往理政府开会。
会议的主题很简单,吞幽州。
临渝地区的百姓,很多人都住上了砖房,炊烟袅袅,很有人气。这里百姓的精神面貌虽不如辽东,但是人也精神的多。这里一样临海,都有渔获海鲜补益,今年丰收也都能吃的起。鸡鸭鹅猪等,数量不多。这很正常,辽东之地历经六年,这才堪堪完成了每一户都有这些肉食养着。
王大将军的名头,于现在的幽州百姓来说,还是相当响亮的。
“是,大将军。”
翌日,王言照常的早起锻炼,跟媳妇们一起吃了早饭之后,这才带着一百亲卫骑马南下。
如今控制了这个要塞,还有居庸方向虎视眈眈,再有辽西走廊这边的通道,基本上可以说幽州之地唾手可得。
会议都没有结束的时候,辽东就已经动了起来,甄道虽然不知道消息,但是看到了亲卫收拾行李,还给王言收拾,那肯定是南下无疑。
不像先前在宋、明之时造反的路,那时候他只是对人民好,但在初期,并没有把口号喊的那么响亮。所以他可以接受当时的地主、士绅阶层的投降,并在后期慢慢的找理由给弄死,或者边缘化。毕竟他活的久嘛,料理这些人就好像生活中的调剂,没事儿就逮两个弄死。
半个月的时间,对于一场战斗的影响有多大,自是无需多言。搞不好他们都夺回居庸,并一鼓作气把王贼给打回辽东,甚至直接杀奔途河,弄死王贼也不一定。
会开的时间很长,从中午一直开到了晚上,直到各方面都做好了规划,有了准备,这才散了会。除了统计资源,安排接手幽州,同样还有一点,那就是要前移将军府。
如此行事的目的,就是打时间差,抢占先机。因为王言现在驻扎幽州的军队,只居庸一卫,以及肥如、徐无一卫,还有玄甲营,兵马加一起才不过是一万五千而已。
最关键的是,王大将军的制度可是全民皆兵……
但是这一次,他的起兵根本不一样,他是黄巾军的一员。他当时的起兵基础,是以黄巾的诉求来的,之后加上他不断的篡改原本的黄巾之意,这才成就了现在以民为本的政治路线。
这是王言从行军速度分析出来的,对不对不知道,但是战争的激烈程度必定不大。
这个时代,车遥马慢,但凡干点什么事儿,来回都得按月算。果真有志向成一番事业的人,这一生与家人难免聚少离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