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四章 入阁(3 / 4)

加入书签

消退了。

头上也没有了压制的人,没了大恐怖,他隐藏起来的许多欲望,也就开始冒头了……

以致于,他都敢直接跟王言开口要银子花了。

权力的平稳过渡,不代表他真正掌握了权力。

权力的来源,也不是他‘皇帝’的名义。

嘉靖可以从国库拿钱花,内阁轻易不放屁,隆庆就以为他也行了?

当然,王言是帝党么,他也没有拒绝隆庆的要求,还是愿意给钱的。

新宝钞行十年了,已经在整个大明推广完毕,并且周边四夷也很接受宝钞,流传的很广,相当的坚挺。

而近三年大明完成了税法改革,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清田查口加商税,免徭役等等,充分的缓解了百姓的压力,释放了潜力。

随着经济的向好展,随着大航海的展,整个大明将长期处于经济增长期。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保证健康的回收机制,宝钞真的是随便印。

皇帝才能花多少?想花一千万,王言都敢给他印。

要求也很简单,只要真的将这些钱花出去,不论是用于采购也好,还是雇佣劳动力也罢,甚至是被下边的人贪污了,他们总也是要花出去的,只要花出去,就能变为百姓的财富,就能沉淀成为大明的积累。

当然肯定也不会给的那么多,该限制还是要限制的,嘉靖要钱都有个数,花钱都有个度,隆庆多什么?他总不会有嘉靖那么大的能耐。

至于隆庆要骄奢淫逸开始作死,那就作死吧,甚至哪怕被文官群体给送走了也行,王言都不会阻拦的。

还是那句话,他在嘉靖时期就已经稳固地位了,也找准定位了,那时候就已经是不可缺少,无可替代的了。

那么嘉靖的利用价值就已经没有了,换到了现在的隆庆也是一样。

王言已经不关心谁当皇帝了,谁当都一样。

有他在这里,皇权的权力已经延伸不下去了,如今他已经有架空皇权的本事了。

投靠他的文臣、武将,勋贵、皇亲,真是不要太多,还有他培养起来的新兴的资本主义阶级群体,以及蓟辽边军、东南海军,全都听他的号令。

哪怕先前徐阶等人一直都在给这些地方进行人事调动,清除他对这些地方的影响,却始终无法做到。

道理很简单,跟着王言能财……

现在,王言已经成了威胁皇权的祸害了。

只不过很多人,包括张居正等人,也都没有察觉到,王言已然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这般大的影响力。

他们被一直以来的嘉靖的维护,王言代行嘉靖的意志,王言是四面树敌的孤臣,如此这些的刻板印象给蒙蔽住了。

惯性的思维,控制了他们的思想。

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无所谓,谁叫王言是忠臣呢……

离开了玉熙宫,王言直接就去内阁报道了。

此时内阁之中的人手,已经变了。

徐阶已经下去了,高拱是辅,此外还有张居正、陈以勤,算上王言,就是新一届内阁的全部人手。

其中陈以勤次辅,张居正再次,王言最次。

但是到了这个地方,也很难说究竟谁主谁次。

真正角逐的地方不在内阁,而在内阁之外。

在六部九卿,在地方的布政使司,在军队……在于各自的派系有多大的势力。

势力有多大,声量就有多大,在内阁中就能办多少事情……

值得一提的,就是高拱。

在原本的历史上,高拱是早都被赶回了老家的,而后又被召回朝,干了几年之后又被张居正给踢下去了。

没两年也就死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王言的原因,大明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