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四章 简在帝心(2 / 4)

加入书签

说朕挥霍无度了吧。”

“没想到,朝堂诸公竟不如王言这样一个小小的九品主簿体恤陛下。”

“他们都打着为朕好的名义给自己捞银子,还就是王言这个小小的主簿,有赚银子的买卖还想着朕。

你要多关照他,别让他在下边受了欺负。

就这么一个贴心的,别搞的这样的忠臣也跟朕离心离德,那朕可真是成了昏君了。”

“是,主子,奴婢肯定好好看顾。”

“去,让人把那幅画拿来,朕要好好看看,真不知道他那么小的年岁,是怎么练出那么雄浑大气的笔力,果真天生神授?”

嘉靖念叨着回去宫内歇息了,吕芳嘱咐了几句身边的太监,便就赶紧跟上了嘉靖的脚步,伺候嘉靖回去……

在沈一石把买田的粮借给了两县百姓以后,浙江难得的安静下来,因为大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都在等着京城的消息,属于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然而现在无论是怎么样的风暴,跟淳安都没什么关系了。

毕竟粮食已经借给了百姓,也已经全部的将稻田改种桑苗,家家户户都养蚕缫丝了。

这时候又是才开始,一点儿产出都没有呢,自然这边就清净的很。

为了好好的种桑养蚕,王言找了以前本县种桑养蚕的专业户,汇集了他们的经验,动了县里的读书人去到村子里,给百姓们传授相关的知识。

读书人当然是不愿意的,但是架不住海瑞收拾他们收拾的很。

是的,海瑞。

现在王言主要做的是出主意的师爷的工作,只要他的提议能够说服海瑞,对于本地的百姓有好处,海瑞就嗷嗷叫着冲上去猛猛干了。

海瑞就是这样的,他讲理,很讲理。

也认理,认死理。

让百姓更好的种桑养蚕,享受特权的读书人竟然不愿意给百姓们传授知识?那能行吗?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王言早就已经把本县的反对势力给压制住了,大户人家都活的艰难呢,一些小门小户的读书人而已,又能翻出什么风浪……

“大娘,嫂嫂,大侄女儿。”

王言大摇大摆的进了海瑞的宅院里,什么不进他人后院的规矩全然不顾,因为他认为他和海瑞是通家之好。

“见过大伯。”

海瑞的女儿甜甜的招呼着王言。

王言哈哈笑着,揉着小丫头的脑袋,从袖口的袋子里掏出了几块方糖:“吃过饭了再吃糖,莫要一气全都吃了。”

“谢谢大伯。”

“来啊,给我上菜。”

王言摆了摆手,后边的小吏就殷勤的弄着一道道菜走了进来。

“王言!”

海母不高兴了,“你不要为难我们,我们是清贫人家……”

“大娘,今天这顿饭的钱可不是我从大户那要来的。

实不相瞒,最近大老爷开始收拾大户了,我怎么好意思再跟大户们要钱?”

“那这钱是……”

还是海母说话。

海瑞媳妇在一边拉着孩子,家里没她说话的份。

王言哈哈笑起来:“大老爷没跟你们说过,皇上带着我做买卖,给我分半成的份子吗?”

“那也不能这么快就分钱给你啊。”

“我从衙门里支的,反正早晚能还上,我先欠着也没什么大不了。

好了,赶紧吃饭吧。”

王言大大咧咧的坐下,让海瑞女儿给倒着酒,哎呀一声叹,“人家当清官,是家里经营商事,有买卖赚银子。

当官的呢,再稍稍给家里生意行个方便,请托个人情,家里呢再花钱养着当官的。

虽然名义上是清流,可那也是每日里饮酒吃肉莺莺燕燕。

不是我说啊,大娘、嫂子,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