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一章 回归(3 / 4)

加入书签

“扯淡呢,给海子里寄信都有回复呢,我算老几啊?”

王言掏了烟出来,自己点了一颗,扔给众人散了一圈。

他笑呵呵的说道:“都跑我这干什么来了?”

“王老师,这不是要毕业了嘛……”

有学生嘿嘿笑。

王言扫了一圈众人:“你们这四年都跟着我拍了片,也跟着给导演系那边拍了不少片子,履历还是很好的。

你们的工作分配呢,原则上是按照个人意愿为主的,不过各个制片厂情况不同,有的缺人,有的多人,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你们跑我这来,是想都留在京城啊?那不可能!

而且之前拍片跟北影厂多有合作,什么情况你们是清楚的,多少人在下边等着机会呢,但是拍的片子就那么多,谁上谁不上?老同志们技术稳,年轻同志心气高,乱七八糟的都是事儿。

咱们学院呢,也容不了那么多人。

我给你们说吧,能留下来的就是张一某和顾长未他们俩,你们也是清楚的,他们俩的技术不错,我的电影主要就是他们俩拍的。

你们剩下的呢,就是好好考虑考虑,想去哪。

都是大学生,履历也好看,基本上想去哪都成。”

“王老师,我们不要学院的编制,在学院的影视公司工作也不行吗?”

有学生如此问道。

王言看了过去,这学生叫吕乐,也是个很厉害的选手。

如活着、有话好好说、非诚勿扰等。

其所说的公司,则是在王言的提议下,成立的电影学院的附属公司,负责电影的出品、制作。

目的是顺应改革,有效利用资源,商业化运营学院项目。

一些教学电影,学生的作业,以及学院的研究项目,全都在这家公司运作。

赔钱用经费补,赚钱就补经费。

目前这家学院公司的经费是很充足的,都是王言拍片赚回来的,是先前的那几部武侠片赚的外汇。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不值一提了。

王言在利用这家公司做改革,正在研究合并器材公司的事。

并且因为之前跟港岛文艺界的座谈,研究开放市场给港片,还有组织了几个项目跟港岛合拍之类的。

如果对标的话,王言是想借着提前改革的机会,成立一个他话事的中影出来,统一管理电影相关业务,以及合拍、引进外国片等等。

王言看了看他们,含笑点头:“没跟你们说这些,是因为公司是市场运营的,没有编制,比起制片厂来说不是很牢靠。

你们都是人才,想去公司我当然是欢迎的。

但这是大事情,不用急着做决定,还有一个多月呢,你们再好好琢磨琢磨。

行了,散了吧。”

打走了这些愁前路的学生们,王言处理了几份文件,便出门开车去到了东边的工体。

就在工体旁边有一块地,正在叮叮当当的大搞建设。

“言哥,来啦。”

李奎勇笑着招手。

“你看看你,说了让你找地方坐办公室就行,还非得到现场来监工,你懂建筑,能监明白?”

“那我在这展示我态度啊,我认真点儿,对工人朋友们客气点儿,他们就不糊弄我。”

李奎勇嘿嘿笑,随即又挠着脑袋说道,“不过言哥,您老还是得再考虑考虑,这活我干着真不合适。”

“谁合适啊?哪有合适的人?你得先干着,干起来就好了。

我给你送的那些书你得看,不学习就要被人忽悠,就是为了不被忽悠,那也得好好学习才行。

你这个活我想着也没多难,咱们是第一家大商城,谈妥了卖的东西,开业肯定是人山人海的,以后肯定赔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