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六 反击(2 / 4)

加入书签

p>

哪怕是曼德勒那边的日军知道了王言的动向,早已经给这边通报了信息,这边的日军已经有所防备。

然而在兵力的实在差距面前,有防备也是无用的,何况还是王言指挥作战呢。

不出意外的,这里的局势生了重大变化。

在日军援兵赶到的一个月时间中,在这边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役,王言凭借着强大的指挥能力,取得了这边的指挥权。

当然是没有名分的,只是在开始的时候,王言给盟军提供地点,让他们去进攻,往往盟军没有听从,导致错失良机,或者是因为没有移动位置,而被日军打过来,造成一定的死伤。

渐渐的,那边的指挥官就按照王言的建议行事了。

王言说打哪,他就派人去打哪,让他怎么调遣部队,他就怎么调遣部队。

王言相信,盟军指挥官的内心一定很高兴。

因为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功劳都是洋鬼子指挥官的,也是打成英吉利一代名将了。

就凭着这边的战斗,他能安全的回到国内,这辈子是有了。

正是因为洋鬼子指挥官的配合,王言可以总揽战场全局,兵力可以通盘协调,再加上本来就是优势兵力,坦克大炮盟军也不缺,总体局势就是盟军和王言所代表的远征军的联军,将日军打的节节败退。

在日军出现崩溃之势的时候,王言又派了盟军的人分兵去救南边的那一伙人,将南方的日军打的溃散,使盟军在曼德勒以南的兵力合兵一处。

过去的一个月的战斗打的非常激烈,粗略算来,日军死伤最少也有四千。

因为这是王言这边的兵力统计的数字。

盟军那边可能造成的杀伤还要更多一些,总算下来这一波就报销日军逾万。

这还是王言收着打的,他这边主要起了牵制的作用,没让麾下的兄弟们玩命干。

玩命的活都交给了盟军的战士,他这边都是找到机会以多打少。

总的来说,这一仗的宗旨就是打活缅甸战场,让自己人少死一些,还是要保留实力,要死就死洋鬼子。

这一仗也打崩了日军本来的算盘,虽然增兵了,但是他们新增兵力到了地方,再一盘算,并没有增加太多的兵力。

同时日军的情况还更被动了,这次是真的两面夹击了,缅北地区的日军腹背受敌。

盟军也开始在缅南地区东进,扩大战果,切断日本的陆路补给,彻底困死内陆的日军。

这一次的局面不同于上一次,大面积的溃败,动摇了日军的军心,这个影响是相当重大的,想要将局面打回去,可真是千难万难。

尤其盟军还在切断日军补给,动摇的就更厉害了。

本来战斗素养就在下降,又临此危局,刚来的河边正三头都要炸了。

怎么刚来就要背锅呢?

王言也终于又一次的在战争之中,获得了难得的清闲,麾下的兄弟们也得到了休整的机会。

他趁此机会对麾下又一次的进行了整编,将罗尤伦先前率领的四千余人编入到了自己的队伍中去。

当然,现在也没有那么多人了,毕竟打仗么,不能只有他们杀小日本,自身也是有伤亡的,只是没有那么多罢了。

目前王言直接领导的兵力,但凡活着的都算上,有一万一千余人,还有一百多个重伤没死的,以及其他几百个不同伤势,影响了战斗力的,需要时间休养。

粗算下来,第二次参战至今,直接死亡一千多人,算上活下来的伤残,过了两千。

得亏是跟着洋鬼子打仗,再加上从小鬼子那里的缴获,困住了烦啦许久的消炎药虽然缺,但不是没有,甚至还有市面上最新的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

再加上王言亲自上手做军医,这切实的保住了很多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