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零章 杨巡(3 / 5)
民群众还多了一个消遣的地方。
不过也有一点不好,既然提供了地方,比如更干脆一些,给他们开放一些店面,这样刮风下雨的时候也能有地方经营。”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条街也才刚实行了三个月。
要更进一步的放开,还要有一个过程才是。”
王言笑呵呵的回答着小舅子的疑问。
“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想法了吧?”
宋运萍笑着问了一句。
“爱妻知我啊。”
王言对她挑了挑眉,随即说道,“县里要盖一个大的市场,让这些人到那边去卖。
至于小辉刚才说的店铺的问题,这附近的一些店面也要放开限制,允许租用。
进一步的活跃咱们晋陵的市场。”
“还是人太少了,姐夫。”
“又不可能总是一直这些人,我们目前还没有解决完县里的问题。
等解决完了以后,肯定是要吸纳外来人口,壮大咱们县里的。
昨天我不是说了么,五年以内,县里要彻底脱贫。
按照目前的展度来看,可能都用不到五年,好日子离咱们晋陵不远,跑几步就赶上了。”
“你想的真好。”
宋运辉摇了摇头,还是有几分不敢相信的。
那毕竟是二十多万人口,而且还在生呢,光是福利,就能给厂里的财政拖垮。
“做最坏的准备,向最好处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吗。”
王言笑道,“不要那么沮丧,教员有诗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们就跟着最高指示行动,早晚能实现社会主义。”
“你的觉悟太高了,姐夫,我很难想像,你那样的成长经历,竟然能长成今天这个样子。”
“媳妇,他骂我。”
“小辉!”
宋运萍瞪眼看着亲弟弟。
宋运辉无语凝噎,只是长出了一口气,快步离开,远离这俩人……
三人又走了一会儿,突然的,有人惊喜的招呼道:“小辉哥!
哎,小萍姐!”
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街边一个摊位的摊主正蹦跳着招手。
“杨巡?”
宋运辉叫出了那人的名字,径直走了过去。
“这是小辉在山背村插队的时候,妇女主任家的大儿子,他们一家都特别照顾小辉。”
宋运萍给王言说了一下情况,随即就拉着王言一起走了过去。
“小辉哥,小萍姐。”
杨巡又笑着招呼了一遍,目光落在王言身上,他哎呦一声,“您是王厂长吧?之前您跟小萍姐结婚,我们家离的远,这……”
“是我没让小辉告诉你们家,你说你们家的情况也不好,都靠你妈一个人操持,不让你们随礼你们肯定不听,索性就没说。
不能给你们添麻烦啊。”
宋运萍解释了一句,随即转移了话题,“你怎么跑这来摆摊了?卖的什么啊?”
“皮筋儿。”
杨巡笑道,“还是要感谢王厂长,和咱们县的徐县长,听说是你们顶着市里划了这一条街,给我们这些小商贩一条活路。”
“说的好像国家要逼死小商贩一样。
那以前没改革的时候,也没有人出来卖东西。
现在改革了,不让卖,就要逼死人了?”
王言好笑的摇头,却也没有在意这杨巡的觉悟低,转而问道,“看你这样,应该得十七八了吧?我听小萍说,你母亲是妇女主任,家里孩子又多,进厂的名额肯定早都应该分到你头上的吧?”
“王厂长,我……”
“你跟小辉亲近,都是熟人,别那么客气,随着小辉叫姐夫就行。”
“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