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六章 外贸做的好(3 / 5)
在他调离晋陵以后……
“领导就是领导,高瞻远瞩,有危机思想。”
王言先扬后抑,“不过领导,我觉得吧,咱们县的建设,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全县的路修好了,又有路坏了,又有路需要提高标准了。
人民的生活也是,好了想更好,富了想更富。
哪里有尽头呢?
现在有了更多的盈余,有了更好的条件,可我们厂现在又没有实力照顾到县里的所有人,那就先捡着紧急的,给老干部们提提待遇。
等到以后更有余力了,我们再给县里的人都盖楼房,加工资,提待遇。
甚至咱们现在所在的办公楼,也要重新盖一个更大更好的。
一口吃不成胖子,都得一步一步来嘛。
领导们,你们说是不是?”
“我同意。”
却是宫书记最先表态,“王言啊,你总算是想起县里的难处了,主动提出解决,很好嘛。”
“宫书记放心,我一定再接再厉,再创新高。”
王言笑着回应,好像从前他没骂过宫书记一样。
吉祥物打了头,其他人自然也都同意了。
因为他们之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享受到待遇的。
包括宫书记自己也行,他不是本地人,但他在这边干了不少年头,他不想走,留在这边,谁还能跟他计较?要不然他跳出来带头干什么。
所以就在徐县长已经表了态的情况下,县里要择一山清水秀之所在盖干休所的事情,表决通过。
这也算是本土派与外来领导的初步对抗了,最终掌握县里大权的徐县长落败,晋陵集团牛刀小试就已经达到了巅峰……
徐县长无奈的摇头:“行,这件事就推进吧。
说你的第三件事。”
“目前我们不论是织机的制造,还是农机的制造,都有瓶颈,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制造更好的织机、农机。
原因在于材料!
我们县里提供的钢材、铝材等材料,在各种性能上,都已经不能满足纺织厂的需要。
也不可能一直生产现在的这些产品,我们不是无敌的,我们甚至是落后的,所以材料要换,要改进。
如果我们从外面采购,那么县里相关厂子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如果不在外采购,他们又不行。
所以我提议,将相关的钢厂、铝厂等材料厂,都并入纺织厂,统一进行管理,增加相关的研开支。”
徐县长笑道:“这是早都想到的局面,都有准备,举手表决吧。”
不出意外的,全票通过。
于是在会议结束以后,相关单位全都动了起来。
选地方的出去到处走,盖房子的开始加大材料采购,政府开始向下边的公社摊派出工名额,工商的开始找了钢厂等工厂推进合并事项……
这个会开完,也标志着纺织厂的职工数量,一下增长了三千多人,职工数量已经逼近万人,城里的劳动力基本上多数进入了纺织厂的大家庭之中。
各项事务在有序推进,参加广交会的老李也带队牵着一行十四人回到了晋陵。
王言亲自出马,用着英语沟通。
“欢迎各位来到我们晋陵考察,我是……想必对各位来说,肯定是赚钱第一,我们直接去参观工厂?”
“王,你说的太对了,就去你们的工厂,让我们见识一下你们设计的衣服吧。”
“王桑,请多指教。”
王言挑了挑眉,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小鬼子。
“这是丰田机械的代表。”
老李在一边说了一句,语气都有些不善。
王言笑道:“刺探军情来的?”
“王桑误会了,只是我们听说了贵厂的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