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一章 打击报复(4 / 6)
行量刑,要形成一定的证据链,形成公文,最重要到大理寺,要到政事堂。
这都是次要的,关键王言还给受害者补偿,别人一分占不到。
更关键的是,王言抓回来的人,抄家都是他们自己做,这个大头别人也沾不到。
更更关键的是,沾不到就算了,王言还要办他们。
因为有很多官方的官吏以及一些大户参与其中,王言是十分不客气的。
高级别的,直接写公文给吕公绰,低级别的,他都是直接上门抓,直接就抄家。
回头再形成公文,报给吕公绰。
要说尊重吧,王言私自处理官吏,要说不尊重吧,王言还给吕公绰送公文,查抄出来的钱还上缴了很多到府衙。
这不上不下的,搞的吕公绰很为难。
与此同时,京城已经乱了起来。
不是民乱,是官乱。
街面上的流氓都被王言抓的噤若寒蝉,百姓最近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他们有麻烦去开封府告状,那是一个一个准。
因为左巡院专门派了人在衙门口等着,百姓这边说了什么人、什么事儿,不用一个时辰,人就被抓起来。
若是正经且寻常的百姓间的纠纷还好说,若是有甚么流氓之类的出现,那不用想,最轻的都是三月劳役起步。
这是王言跟开封府提点,也就是二把手的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商量好的,二把手管工程,他给提供一些吃少喝少,死一些也没关系的人手。
如此情况下,百姓怎么可能乱呢。
还是因为王言对于官吏以及城中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大户人家下手了,哪怕他没有针对更大的犯罪团伙,但是中级团伙已经很有势力,牵连很多。
他们牵出来的这些不上不下的大户、官吏,还能再往后找出靠山来。
所有人都知道王言做事的模式,那是绝对不满足于只抓小虾米的,毕竟王言在杭州的时候,上来干的就是顶级大户。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粮商的,更不是什么人都能和官府合作倒卖常平仓粮食的。
所以他们很清楚的知道,等王言抓过了中型犯罪团伙,一定会对那些最高层的动手。
甚至王言的手里现在就掌握着大量的证据,但是他就不抓,就想玩他们。
他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有人在王言不够级别参与的朝会上,参了盛纮、及其连桥的康家、媳妇娘家的王家。
他们的分寸很好,没有说别的,只说三家都放印子钱。
以此牵到王言的身上,说他自身不正,不能居左巡院要职……
在朝上的时候,赵祯就命人把王言叫到了大内,下了朝,就直接政事堂责问了。
王言并没有慌张,拱了拱手,笑道:“官家何必动怒?臣观官家面色红润,身体照比上次面君之时好了许多,想是官家用了臣的法子?臣斗胆,请官家让臣相看一番。
些许小事,不值得官家动怒,还是龙体要紧啊。”
不待赵祯说话,庞籍便笑着接了话:“怎么,王巡使这是想要含糊过去?”
王言挑了挑眉,回道:“庞相说笑了,此事本也跟下官没甚关系。
我与盛家女成亲,至今不过三年。
岳父盛纮又是一贯的小心谨慎,做事妥当,更兼盛家不差钱财。
印子钱之事,必定乃是岳母私自为之。
说句大不敬的话,不过是眼皮子浅罢了。
以臣下对岳母的了解,必是受人蛊惑。
古惑之人,必是娘家王氏,与其家姐康王氏。
据我所知,王氏与康氏皆不安稳,自持高门,不思与国尽忠,专司与国同休。
然则家中子弟不争气,无人做得高官,却又有几分故旧关系。
便就与百姓为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