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三章 拜师欧阳修(3 / 5)

加入书签

片刻,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正有一七言,还请欧阳公斧正。”

见欧阳修含笑点头,王言缓慢道来:“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甚好。”

欧阳修捋着山羊胡,满意的连连点头,“清明才过,风雨才收,甚好。”

“谢欧阳公,如此,此诗便名三月与欧阳醉翁同盛伯父会饮清茶。”

欧阳修摆着手催促:“写来,写来。”

王言拱了拱手,一点不谦虚,走到了大书桌前就着没干的墨,直接大笔挥毫,一蹴而就。

欧阳修跟盛纮是站在边上一起看着的,都挺神往的。

毕竟王言的字,那是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相当的具有美感。

流畅、飘逸,不失方正。

这时候的文人们,总忍不住羡慕的,到了欧阳修这个份上也一样。

不如就是不如,尤其王言还年轻的过份,实在让人嫉妒这一份天资。

哪怕欧阳修、盛纮都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没有天资也不可能在科举大军中脱颖而出,不可能做的地方高官。

但是遇见了王言这个装嫩的,也总是会忍不住感慨自己的鲁钝,遥想当年悬臂练字时的艰辛,抹一把辛酸泪,心疼努力的自己……

不出意外的,又是围绕着书法好一通聊,从古说到今,从各种的大家,聊到了笔墨纸砚。

欧阳修聊天很有几分跳跃,不过王言也是能跟上思路,可以说是相谈甚欢。

如此一番过去,三人再一次坐下喝茶。

欧阳修问道:“来时看见你家门口热闹,闻听是你要带相邻过好日子,以前未曾有此动作,这时候反倒有了心思,缘起何处啊?”

“想来学生过往,欧阳公已悉知,以前未做,皆因家底不厚,威望不足。

现如今积累几年,也有了些钱财。

再加上学生准备科考,自信可以中举、及第,以后定要为官一任。

尝闻‘富国强兵’,尝思何以国富,何以兵强。

无奈学生见识短浅,无有朝堂衮衮诸公高屋建瓴之洞见。

私以为,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兵强,国富则可以养兵。

故强兵先要富国,富国必先富民。

先汉陈蕃、薛勤故事,薛勤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学生又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此,便就先富我王家庄之民。”

“子言有变法之志?”

变法是一个沉重的词,王安石等人可是都在外面呢,到现在也没隔几年。

欧阳修惊叹于王言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解,似乎已经有了一套理论在其中,也惊叹于王言说做就做的行动力,以及必当官的自信。

但他却拧起了眉,因为变法的人,不管变没变成,下场都不太好。

“欧阳公高看学生了。”

王言摇头笑道,“学生如此年岁,尚未参透我大宋之法,安敢言变?不过是妄想富国强兵,复我幽云十六州罢了。

大丈夫在世,提三尺剑,立不世功,乃我毕生所愿。”

欧阳修点了点头,因为王言还有逼数。

他笑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一句说的好,可有上阙?”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名为劝进,乃自勉之作。”

王言老不要脸,说的冠冕堂皇。

“子言当真好文采啊。”

欧阳修抚掌而叹。

老丈杆子盛纮这时候说话了:“欧阳公,子言父母早亡,殊为不易,既与我家定了亲事,我当算子言半个父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