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零章 上京(2 / 5)

加入书签

长定的呢。

到你嘴里就成过年查数了?我跟你们说,不用你们给我打抱不平,这话就到这啊,以后别在外面胡咧咧。

这要是传到了长耳朵里,好像我有怨言似的,多影响我的前途啊。”

王言当然没说假话,反而是格外的实诚。

他这人就不好绕弯子,对于这些文化不很多的战士们,自然是更加坦诚。

在上京之前,昆明军区已经开了一次表彰大会,战功已经统计出来了。

正如他所说,在此次战斗中,他和麾下战士战功卓着,统计出来的歼敌数字最少是两千人,这还是在最后一路掩护撤退的时候,半个连阻击越军一个团的高光时刻没有统计在内。

而王言手下的战士们实在是太崇拜王言了,问谁谁都说看着了,都说查着数呢。

保守的战士说五百多人,胆子大的说一千五百多人,给统计的政工人员搞的无语凝噎。

后来还是长找到了王言,商量着做出了最后的战功统计。

弄了个三百六十五人,歼敌来了个两千余。

其实在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数字的多少并没有很重要的意义。

就好像现在一样,别说三百六十五,歼敌两千,就是缩水一半,对于一个连级战斗单位来说,也是相当夸张的。

不管别人信不信,长们明确的知道统计出来的并不是王言及其麾下战士的全部,这就足够了。

对于出生入死的战士们的好处,也都是有的。

至于王言自己本身,倒是没多重要。

如果对越自卫反击战原本是败仗,因他的参与打赢了,那很重要。

现在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落到他这边的战士们的头上,就是少死伤了不少人。

至于个人前途方面的问题,王言当然是不在意的。

就是没打仗的时候,他在军方就已经很有些人面。

现在他打了仗,无非就是收获了更多的人的尊重,当然也加重了他说话的的分量。

他这一次再写越战的‘我见’,受到的重视程度必然是不一样的,毕竟他证明了他是真的会打,能打。

连长、指导员,这就是打仗时候冲在前边级别最高的军官了。

营长倒也不是没有,只不过相对而言,营长出场机会实在是太少。

作为一线战斗的最高军官,涉及到的东西自然是各方面都有。

手下各部之间的配合,人员的调度,哪怕是最简单的吃饭、休息,都有门道。

同时也要勇猛,从古至今,打仗都是军官带头冲的。

我军的优良传统也一直保持,有军官那就军官上,没军官那就党员上,没党员那就谁有威信谁上。

王言能一直带队战斗在最前线,带着一个连队打出夸张的战果,各方面的能力绝对都是顶级。

有御下能力,有战斗能力,有机变能力,有对局部战场动态的捕捉能力。

有了这一次战斗,没人会怀疑王言的战斗素养。

可若是不打仗,他只是单纯的去说话,其实长们也不会无视。

有道理就是有道理,对就是对。

只是在优先级上,存在一些差异。

在大的时代浪潮中,这一些小差异,对于大局的影响并没有很大,毕竟长们又不是吃干饭的。

与王言不同的是,坐在一边的杨连长。

他听到别人叫连长,下意识的转头,但是看到手下的兵跟王言嘻嘻哈哈的说话,心里的感觉就别提了。

这是什么?这是夺权呐!

他敢肯定的说,要是放到古代,王言这样的选手,一定是黄袍加身的大反贼。

王言不知道杨连长如何想,如果知道,大抵也只是一笑了之。

他真是反贼,将近二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