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五章 酒会邀请(4 / 6)
上的人物,但说到底,杜镛在光头面前也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要不怎么可能让他去搞什么赈济事务所呢。
剩下的那些关系,也不一定有多好使。
毕竟关系的前提,是能对话。
杜镛老家都被偷了,胜负未分之际,一般人都会选择作壁上观。
再说王言也不差,通商多年,通过一系列的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那人脉关系网也是密密麻麻。
不过在杜镛的金钱攻势下,还是有些国民党方面的人出来帮其说话,纷纷通过各种渠道给王言说和,甚至也包括戴雨农。
这是应当应分的,忠义救国军是军统掌控的武装,而杜月笙曾派许多弟子加入,即使到了如今,那些人也仍旧在忠义救国军。
除此之外,杜镛还不断的跟曾经的门徒故旧通信联络,鼓动他们跟王言找麻烦,就是不想让王言真的掌控住现有的力量。
一旦被王言成功,他老杜可就完了,这辈子也就只能如此草草收场,只能找地方养老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干的。
是人都有野心,更何况曾经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的杜镛?所以他才要折腾。
王言又不是软柿子,同样给杜镛回了一封信,言辞也是很温柔的,大意就是你杜镛年岁大了,人又在香港,不该恋权不去,而是要懂得培养后备,接续青帮传承,将更多更大的责任放到如他这样年轻有为的人身上。
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滚!
同时对于那些来自国民党方面的压力,他也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着,又使人过去做了生意。
而来自于青联那帮脑后二斤反骨的人,他就是正常的应对,目前还没上升到来回刺杀的环节,搞文斗呢。
看起来好像是打的有来有回,后方不稳。
这个程度也就够了,人就是不能太出挑,否则容易招灾。
所谓不遭人妒是庸才,这话有道理,但不全然是正确的。
老祖宗说了,大智若愚、大巧不工,藏拙也是要得,否则才遭人妒,就遭人杀。
他表现出的,好像很疲惫的应对内哄,这样大家都好。
实际上他也没多累,毕竟他是董事长,谁退出青联他灭谁,这是底线。
而且那些人也不傻,他们也不想退,因为这是一个新的高度,在青联中的位置越高,他们的势力也就越大。
至于说弄死他,那就又回到了之前的时候。
他一死,投靠日本人的那帮就又该出来了。
杜镛要是能解决问题,他何必跑香港做什么赈济主任?
所以他先天的立于不败之地,可怜那些人竟然因为一时的有来有往,忽视了这个问题。
或者说,他们知道,但他们不愿去想,不愿接受失败,总要不服气的挣扎,期待着局势的新变化……
艾格哈哈大笑,笑话着王言现在的情况不妙,他说:“知足常乐还是你告诉我的,王,你以前的时候就已经很好了,可是你满足,成立了青联,这是你自己找的麻烦。”
“我还告诉过你,机会稍纵即逝,该出手时就出手。
权力是毒药,人生是逆旅,如水上行舟,不进则退。
而我这样的人,是没有退路的。
一旦退了,那么我的下场就是死,进才有活的希望。
你也不想到我的墓前送鲜花吧?”
“当然,我们是真正的朋友。
不过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想我不会给你送花,而是烧一百个女纸人,烧你花不完的钱,这样就算你下了地狱,凭借你的能力,说不定也会成为撒旦的左膀右臂,到时候等我上了天堂,在上帝的手下被欺负了,你也能给我报仇。
还是你们中国的好,我死以后,就让我儿子给我多烧点儿,年年烧。”
很好的中西合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