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一百六十六章 发挥全领域融合优势(1 / 5)
【未修改版】
“你少添乱。“吴浩无奈地摇头,“农业板块的智能灌溉系统试运行得怎么样了?上周不是说传感器总出故障?“
提到正事,沈宁立刻拿出专业姿态:“已经解决了!我们让电子研究所的人改了算...
苏荷站在装配车间的角落,看着机械臂流畅地完成第一个模块的组装。张小蕾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别光看动作,注意它的反馈信号和压力曲线。”她点点头,迅速打开平板电脑,调出实时数据流。
吴浩站在控制台前,目光如炬地盯着屏幕上的参数变化。“小蕾,减缓一号臂的速度,看看它在低速下的稳定性如何。”
“明白。”张小蕾手指轻点,指令瞬间传入系统。机械臂的动作明显放缓,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组异常波动的数据。
“不对劲。”苏荷皱眉,“速度降低后,关节处的扭矩反而增加了,这可能意味着传动系统的动态响应有问题。”
张小蕾立刻切换到诊断模式,屏幕上跳出一组红色警告。“果然,伺服电机的反馈延迟了0.2秒,这会导致精度下降。”
吴浩点头:“你们之前有没有做过动力学建模?”
“做过,但只是静态模拟。”张小蕾叹了口气,“没想到实际运行中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
“那现在怎么办?”苏荷问。
“只能重新优化算法。”张小蕾咬牙,“得让AI学习更多动态工况下的行为模式,然后进行补偿调整。”
吴浩看向苏荷:“你不是刚学完神经网络模型吗?能帮忙做这个训练集的设计吗?”
苏荷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可以试试。”
……
深夜,生物实验室的灯光依旧亮着。苏荷坐在电脑前,面前是张小蕾发来的原始数据包,里面记录了装配线在不同负载下的运行状态。
她一边整理数据,一边思考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训练集。突然,手机震动起来,是沈宁发来的一条消息:“苏荷,我这边有个新发现,想不想听?”
“当然。”苏荷回复。
几分钟后,视频接通,沈宁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她的身后是一排温室培养箱,里面种植着几株刚刚抽芽的玫瑰幼苗。
“你看这个。”沈宁举起一支试管,“我们在航天育种玫瑰中提取出了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能在极端环境下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
苏荷眼睛一亮:“你是说,这种蛋白可以用于提升生物传感器的耐受性?”
“没错。”沈宁点头,“如果我们能把这段基因导入你的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