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孙传庭功亏一篑,高闯王劫后余生(3 / 10)

加入书签

    大丈夫,岂能因一言而废大事?

    最终,他猛地一拍桌案,下定了决心:

    “我倒要看看,那孙传庭是否真的如江瀚所言,能挡住我进兵。”

    而对于这个问题,身在西安府的孙传庭本人,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

    自从孙传庭上任山西巡抚后,这几个月里,他可谓是呕心沥血,没有有片刻清闲。

    孙传庭,字伯雅,号白谷,山西代州镇武卫人。

    作为明末最后一位能臣干吏,他在梳理内政和谋划军略方面,与卢象升相比可谓是不分上下。

    孙传庭自幼聪慧过人,二十七岁便高中进士。

    此后历任永城知县、商丘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等官职。

    孙传庭在天启年间,因不满魏忠贤专权祸国,于是愤而辞官,赋闲在家近十年之久。

    直到崇祯八年,后金军二次入塞,他才重新崭露头角。

    为了保家卫国,孙传庭毅然派出家丁王承嗣、孙剑等人,率领自家训练的乡勇私兵出击,成功击退了小股清军。

    这件事,被时任山西巡抚的吴甡如实记录在《汇报擒斩虏贼功级情形疏》中,并上达天听:

    “.内如乡绅训练亲丁,如吏部郎中孙传庭之遣王承嗣等,用飞炮击贼,贼以远遁;又遣孙剑等设伏,夺获马骡。”

    正是这份奏疏,让焦头烂额的朱由检发现了这位在野的能臣,并急召其入京任职。

    崇祯九年四月,因时任陕西巡抚甘学阔剿匪无力,致使陕西局势愈发糜烂。

    震怒之下,崇祯下令将甘学阔押解京师,下狱问罪。

    这已经是第三位折戟陕西的巡抚了,前有练国事被流放,后有李乔被削籍。

    陕西巡抚这个职位,在朝堂上已到了“无人愿当、无人敢当”的境地。

    值此危难之际,孙传庭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前往陕西任事、

    对此,朱由检大为感动,并特批给了孙传庭六万两银子,作为启动资金。

    当然了,这笔钱也不是白拿的,崇祯对孙传庭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而今岁饷后,则听若自行设处,不中制”

    意思就是以后治理陕西,募集兵员的钱粮全由孙传庭自行解决,中枢就不管了。

    无奈之下,孙传庭也只能领了这笔银子,奔赴陕西上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