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倾囊相授(2 / 3)
道得太多,反而不是好事,要学会装糊涂,但心里要明镜似的。”
周炳生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几十年的工厂沉浮、世态炎凉中淬炼出来的真金,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和血的教训。
他枯瘦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仿佛那些记忆的碎片依然锋利。
“最后。”
周炳生话锋一转,回到了他最熟悉、也是阳光明当前最需要提升的领域——写材料。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不一样了,如同一位老匠人抚摸着自己最趁手的工具,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写材料,这是我在秘书组当了几十年的‘老黄牛’、‘笔杆子’吃饭的本事。
厂里的大报告、大总结、向上级的汇报、对下级的指示,经我手的,不晓得有多少。
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
他拿起桌上那本陪伴他多年、边角早已磨损卷起的厚笔记本,像捧着一本武功秘籍,小心翼翼地翻开几页,指着上面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字迹工整的记录。
“首先,吃透上头精神。”
周炳生的手指点着笔记本上摘抄的中央文件标题和关键词:
“ZY文件、蔀委指示、市里要求,要像老牛反刍一样反复研读,嚼碎了,咽下去,抓住核心精髓。
我们厂里的一切材料,万变不离其宗,都要牢牢扣住上头的大方向、主旋律,偏离了轨道,写得再花团锦簇也是白搭,甚至可能惹祸上身!”
他语气严肃。
“其次,摸透下头实情。”
他手指移向另一处记录着车间数据、工人反映问题的部分:
“车间报上来的数据、报表、反映的问题,不能照单全收,要像沙里淘金一样梳理清楚。
哪些是亮点要突出,作为成绩;哪些是难点要剖析,作为改进方向;哪些是普遍性问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数据尤其要小心,要交叉印证,刨根问底,确保真实可靠,经得起任何推敲!
弄虚作假,那是自掘坟墓!”
他眼中闪过一丝对弄虚作假的深恶痛绝。
“最后,才是组织文字。”
他拿起那支笔尖磨得有些秃、却依旧被擦得锃亮的旧钢笔,在空白纸上快速画了几个方框,如同构建一个精密的骨架:
“结构要像盖房子,骨架要硬,基础要牢。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