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准备着(3 / 7)
期加装巨型隔音屏障和深挖减震地基来缓解了。毫米波暗室这类特殊要求的,得在原有厂房里再‘套盒子’。”
何雨柱沉吟片刻,“半年,不能再快了”
“老板,这已经是极限速度了。电力局那边,我们已经找了霍生帮忙协调优先排期。”洪浪解释道。
“好,那就这里。阿浪,你全权负责场地改造,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材料。老顾,你和兴尧负责细化设备布局和厂房内部改造方案,确保每一台设备都有最合适的‘窝’。”何雨柱拍板。
“明白!”两人精神一振。
一周后,新厂开建了。
废弃的船厂旧址日夜轰鸣,重型机械进场拆除危旧结构,加固主体钢架;高压线塔开始架设新的粗壮电缆;原本狭窄的乡间道路被迅速拓宽、夯实。
洪浪几乎住在了工地上,协调各方赶进度。
与此同时,何雨柱将每种设备的具体尺寸、重量、安装要求等详细参数(自然是空间扫描所得)交给了顾元亨。
拿到这些“精准情报”的顾元亨团队效率大增,内部改造方案迅速敲定。
设备到位的过程,则让所有参与核心项目的人,从最初的极度震惊逐渐变得近乎麻木。
当第一台庞大的真空感应炉主体构件在深夜被重型平板车悄无声息地运抵改造中的厂区时,负责接应的工程师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东西怎么可能无声无息地从国外运进来海关呢码头呢
接着是定向凝固炉、那台巨大的reishauerrz400磨齿机、拆解后依然如同钢铁怪兽般的40w旋翼塔组件……一件件只存在于图纸和传说中的设备,如同变魔术般出现在预留的工位上。
甚至还带着配套的操作手册、维护指南甚至是一些零散的实验记录。
顾元亨和咸兴尧从最初的狂喜、难以置信,到后来的沉默、专注。
他们不再追问来源,只是带着最核心、签下最严苛保密协议的团队,全身心投入到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基础运行测试中。
他们知道,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老板付出了他们无法想象的代价才弄来这些“国宝”,他们唯一能回报的就是尽快吃透它们,让它们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巨大的新厂房内,灯火通明。
工程师们穿着工装,在尚未完全竣工的环境里,围绕着这些冰冷的钢铁巨兽,进行着精密而繁复的工作。
液压扳手的嗡鸣、吊装指挥的哨声、调试设备的蜂鸣交织成一曲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工业交响。
虽然距离真正产出可靠的产品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但坚实的基石已经打下,技术鸿沟正在被奋力跨越。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滑过,日历翻到了1976年。
农历新年将至,香江街头巷尾的节味渐浓。
只有何雨柱心中清楚,这一年对国家而言,将是极其特殊且充满挑战的一年。
他希望在悲伤到来前能给家人、给辛苦了一年的核心团队们,带来一个温暖祥和的元旦。
何家大宅被布置得格外喜庆,大红灯笼高挂,窗剪纸贴满玻璃。
老太太精神矍铄,指挥着佣人们忙前忙后。
何大清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从几天前就开始在厨房里忙碌,炖汤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宅子。
跨年夜,何家灯火辉煌,巨大的圆桌旁坐满了人。
除了自家人,洪浪、顾元亨、咸兴尧、许大茂、何雨鑫、史斌、白毅峰等核心高层,以及他们的家眷都被邀请了过来。
这是黄河集团成立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核心成员家庭聚会。
桌上摆满了何大清精心烹制的佳肴,色香味俱全。
孩子们穿着新衣,在桌边追逐笑闹。
大人们推杯换盏,气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