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冀东考察团的震撼(3 / 7)

加入书签

nbsp; 他们不仅看到了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更看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效的运作模式。

    主管工业的局长忍不住对老赵低声道:“赵书记,这水平可比国内至少要领先十年啊!”

    “所以,我才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上面求来这么个机会,也就是咱们那特殊,过些年求都求不来。”

    “是啊,就算是上面批了,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去。”规划局的局长道。

    “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冀东未来一二十年行不行就靠这一次了。”

    “是,赵书记。”

    参观用了三天时间,就这冀东的人都没有参观够,可惜他们的时间有限。

    第三天下午,考察团说要内部开个会讨论讨论,提前回去了,何雨柱也召集黄河的人开了个会。

    第四天早晨,在黄河总部的会议室里,双方开始了第一轮会谈。

    何雨柱让人在会议室挂上了一幅巨大的冀东地区地图。

    这个细节考察团很满意,说明黄河很重视他们。

    不过会谈开场双方寒暄过后,何雨柱并没有让冀东的人先发言,他自己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先开了口。

    何雨柱拿起指示棒,点向了地图上海岸线的一处道:“赵书记,各位冀东的领导,这几天我们的团队对冀东也做了一些了解,还问了一些冀东过来的老人(民国就过来的),我这里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各位可以先听听。”

    “你说!”老赵看着何雨柱点的那个点,眼睛一亮。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地图上。

    “这里,曹妃甸。离冀东最近的天然深水港,我想冀东要发展缺少了航运应该很难,虽然现在基础设施几乎为零,但它的条件优越,不淤不冻,是建设深水大港的绝佳选址。”

    “继续!”会议室有了小声的讨论,老赵轻轻敲了敲桌子示意安静,对何雨柱道。

    “我的初步构想是,如果可以,由黄河集团牵头,与冀东方面共同投资,分期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深水港口。这不仅能服务于我们未来的工业项目,更能成为冀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拉动区域经济。”

    说完何雨柱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让考察团消化这个内容。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建设大港?这个根本不在这次过来谈的范畴内啊。

    更别说,那地方现在归柏各庄农场管,根本就不归地方。

    就算是归了地方,好像也不是冀东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