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荡向社会的涟漪(求追读~求收藏(3 / 3)
p; “这些工厂主为了赚钱,居然做出这种事!不仅使用有毒原料,还如此压|榨劳工!”
约翰·坎贝尔重重将《纽约客》拍在桌上,容色愤怒。
但话说回来,出现这档子事,美国的监管机构也逃脱不了罪责,对于有害成分的监管是那些官|员的本职工作。
可结果呢?要不是恩尼以身涉险的揭露。
到现在所有的民众都还不会意识到汞的危害……到现在那些药坊和工厂主还在靠着这类产品发财……到现在所有的美国母亲,都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亲手摧毁自己的孩子……
思之令人愤懑。
……无独有偶。
随着这一期《纽约客》的发行,整个美国都动荡了起来。
在堪萨斯城,一位不知情的药店老板愤怒地将所有“天使笑颜”牙粉扔进垃圾桶,并在橱窗贴上告示,声明本店绝不销售毒害婴儿的产品……
在芝加哥,一个教堂的妇女辅助会暂停了原定的宗教活动,开始在上帝雕塑下集体阅读《天使》,并准备联名向州议会写信要求调查……
在加州,一位年轻的医生将杂志文章剪下来,钉在诊室的公告板上,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母亲进行科普,之后冲进院长办公室,控诉他售卖牙粉的行为……
在华盛顿特区,邮件收发室里,寄给FDA和议员的信件如雪片般堆叠,很多信封上都贴着受到伤害的婴儿的照片……
如星火燎原,如涟漪荡海。
……
PS: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返回顶部↑